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市政污水处理覆盖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新建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已趋近饱和。截止2015年,我国设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5亿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市政污水处理建设重心将转向提标改造。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一级B和二级标准。《水十条》明确全国敏感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和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从原来的一级B提高到一级A标准。上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细化提标时间点,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敏感区域内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标准。
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极为脆弱,频发的污染事件将促进这些地区提标要求更严,执行速度更快,大概率污水排放标准将提标至四类水标准。我们预计2016-2017年将迎来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厂提标改造的高峰。
表1:市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北京标准和国家标准
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政策不断趋严,“水十条”点名整治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行业,并要求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
工业污水处理开展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工业、制造业在寒冬之中,行业景气度低迷,企业难以增加成本开展末端排污治理;二是,工业污水处理有单个项目体量小,区域分散,行业分散,处理复杂度高的特点,每个行业处理工艺差异巨大,对于提供污水处理解决方案的企业技术要求极高。
解决工业污水处理是改善水环境关键,待传统工业度过下行周期,行业将释放巨大市场空间。通过并购进行技术储备,挑选有能力的工业企业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提前布局,将是短期工业污水企业的战略方向。
再生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主要有城镇污水回用和工业污水回用两种不同方式。我国西北、华北等严重缺水地区,再生水利用具有良好市场空间。
“水十条”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目标,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0%以上,意味着在京津冀等重点缺水区域再生水有效需求将继续增加。
目前全国整体再生水利用率低于预期,产能利用率不足,主要受制于市政再生水水权不明晰、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再生水难以与自来水形成竞争力。公共品价格改革将成为重要转折点,理顺水价成本传递机制将撬动再生水行业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