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20家失意大公司
汉能
年中股价遭到腰斩,半天内市值蒸发上千亿港币。香港证监会介入关联交易调查,强制其停牌。合作伙伴宜家取消合同,银行取消融资,高管离职,员工纷争不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资生堂
一年更换两次CEO,但却未能拯救糟糕的业绩,2015年3月1日至9月31日的半年业绩显示,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减少7.6%。旗下欧珀莱、泊美、悠莱、Za等均出现品牌老化的问题,渠道上过于依赖百货而忽视了购物广场和电商。
如家
2015年第三季度如家酒店的入住率为87.5%,低于2014年同期的88.2%;每间客房的平均营收从2014年同期的154元人民币下滑到149元人民币。中端酒店品牌布局过缓,目前只有56家,仅占整体酒店数的2%。年末,首旅酒店100%收购如家。
小米
2015年第三季度,小米的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手机业务完成8000万部出货量年度目标无望。粉丝效应减弱,由于专利问题进军海外市场艰难。450亿美元的估值遭到质疑。
起亚
2015年前11个月,这家公司的汽车销量同比减少了8.6%,下调全年销售目标。由于2015年中国车市增速放缓,受库存压力及车型盈利差的影响,旗下主力经销商面临资金断裂危机。
中国联通
由于在4G时代失去了先发优势,这家公司2015年1月至9月净利润为81.8亿元,仅为移动的1/10,移动用户也减少了27.8万。曾在联通任职11年,2015年8月刚调任中国电信的董事长常小兵被查,爆出联通内部的管理和造假问题。
历峰集团
受到中国政府反腐影响,这家以销售珠宝和高级腕表的奢侈品集团在香港和澳门的业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2015年3月至9月亚太区的同比销售下跌了17%。
康师傅
2015年前三季度,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9.95%及14.96%。由于方便面和饮料市场整体放缓,消费者的习惯也出现了变化。康师傅本身过于依赖渠道投入,在产品研发上投入不够,业绩持续下滑。
联想
手机业务没有亮点产品,PC市场整体萎缩。2015年联想连续3个季度业绩滑坡,6年来首次亏损。这家公司面临最艰难的时刻,即将重组,全球裁员3200人。
宝洁
2015年年6至9月这一季度,宝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比下滑了8%。最主要的原因源于纸尿裤品牌受到日本品牌严重冲击。同时,在海淘的发展下,其他的洗护类日用品牌也不再吸引人。
大众点评
团购不再是一门好生意,加之资本遇到寒冬,自身的发展速度慢于竞争对手美团,2015年年末两家合并之后,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担任董事长,退居二线。
高通
受到反垄断的调查,高通2015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了44%。在4G芯片上失去先发优势,由于产品质量问题,三星和华为等大客户将之抛弃,开始自主研发,对高通的长远业绩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青岛啤酒
中国啤酒市场的消费已经趋于饱和。这家啤酒巨头2015年第三季度利润下降19.92%,营收下降5.52%。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进口啤酒的冲击,这家公司全年目标恐怕难以完成。
优酷
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受到爱奇艺冲击,但是这家公司依然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2015年第三季度,优酷亏损4.356亿元。10月,阿里巴巴耗资45亿美元收购优酷,后者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下的一个子公司。
索尼影业
2015年6月至9月,索尼电视电影部门亏损了1.87亿美元。除了《像素大战》和《007》,这一年索尼影业在中国没有其他人气作品,还受到国产保护目的冲击。有消息称,《007》经营权的拥有者米高梅有意向踢开索尼转投华纳兄弟的怀抱。
中信证券
在2015年股市的风暴中,这家公司被指“恶意做空股市”,最终栽了跟头。中信证券内部的最高经营管理机构中信执行委员会中的8名执委中有6名被查。尽管业绩依然不错,但这家券商正在面临成立20年来的最大危机。
特斯拉
2015年年初多名高管因业绩离职,内部管理混乱。1月至9月中国销量仅为3025辆,由于销量较小,中国区的话语权较弱。充电桩和其他车型不兼容也导致中国用户叫苦不迭。好在下半年整体战略调整初显成效,获得北京的新能源车牌照也助力其提高了销量。
去哪儿
尽管营收持续保持100%的增长,但去哪儿依然没有跳脱烧钱换市场的模式。2015年10月底通过和百度的股权交换,携程将拥有去哪儿45%的投票权。携程还手握艺龙,去哪儿这家曾经想要颠覆携程的公司只能面临被整合的唯一结果。
万科
12月18日,宝能投资集团通过杠杠融资从A股增持万科的股份至15.04%,超过华润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引发“万宝之争”。几轮回合后,万科只能和安邦结盟对抗宝能的恶意收购,而种种迹象显示,安邦和宝能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微众
想要倒逼传统银行模式并不容易。有腾讯加持的微众银行也发展乏力,在9月和11月分别经历了行长和副行长离职,远程开户的模式也限制了用户数量,招商银行还关闭其转账接口。想要完成全新的银行转型,还有很长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