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子 发表于 2016-1-22 20:22 
感谢参与讨论。“大量征收”说法的确片面,但是相对来说,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征收,尤其是优势土地,因为调 ...
基于良性交流确实有利于共同思考和进步,我也愿意进一步交流。
在第一个问题中,我想土地和耕地的概念是需要首先要晰清的内容,如果是耕地,由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这个程序的繁琐其实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闲置是指“弃耕”“抛荒”?还是土地用途转移过程中的现象?也是需要晰清的内容,如果是前者可能还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征地”之列。无论是那种情况,包括在沿海发达省份,从省域视野中看,大量也是有待商榷的。
第二个问题的假设个人确实觉得太过于武断。首先,从一般性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市场消费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数量上的潜力,无非是消费结构的问题和是否具备消费基础的问题,这点似乎与征地无关;如果如楼主所言的刺激消费与征地相关联的因素,无非是通过征地手段产生的货币释放,即被征地农民手里有了现金,但货币在其它产业手中与在农民手中,消费潜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通过征地刺激消费这个假设貌似不太能站得住脚。其次,即使以圈地运动角度看待国内的征地,征地所能释放的劳动力数量十分有限,这是受到多重影响的,有绝对规模因素、经济因素、公共政策因素等。个人认为,中央与地方在征地中的角色是博弈关系而不是共谋关系,从这点上来看,中央考虑的问题大抵不在地方ZF决策范围内的。博弈过程中存在让步,也存在默许,当然也有惩戒,其中也不乏寻租或者腐败。
另外,我个人的感觉是,农地经营的合作化其实有部分是出于解决劳动力供给的考虑,当然更主要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合作经营与劳动力供给是相辅相承的,这个过程目前正在进行,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史无前例地狠,当然也是无奈之举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