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88 0
2016-01-15

3617.太空中的“氕”元素与地球上的“氕”元素

2016.1.15

“氕”元素是氢气的主要成分,是燃点最低的化学元素,摄氏570度的燃点使它不可能通过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地球上的“氕”元素来自哪里呢?只能在地球环境中自然形成。

燃点低,形成的温度更低,低到何种程度,通过实验才能知道,只是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太空中的“氕”元素可能形成于恒星大气边缘光子密度适宜的区间,地球环境中的“氕”元素同样可以形成于光子密度适宜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可能存在于生物体内,地壳的某个区间,或者大气热层边缘的某个区间。

所谓燃点,就是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临界温度,“氕”元素在氢气状态的燃点是摄氏570度,在某些化合物状态的燃点甚至不足摄氏100度。据说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黄磷在空气中可以自燃,苛性钠遇水就会发生爆炸,这些现象都是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可能是化合物中的“氕”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我所以只想到化合物中的“氕”元素,是因为“氕”元素的单质子形态与其他化学元素的质子、中子对形态截然不同,可能是其成为常规能源的重要原因。其他化学元素可能只有裂变为单质子形态,或者单中子形态,才能失去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迅速裂变为光子。是否这样,需要论证,我只能提供推理和猜想。

也许还有其他化学元素可以在较低的光子密度中形成和裂变为光子,有待科学界共同揭开其中的秘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