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558 25
2005-09-02

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有七个,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中国。在展望2005年全球经济的时候,经济学家也难免对这七个GDP大国投入更多的关注。 美国美国经济快速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分别增长4.5%、3.3%和3.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4.4%,明后两年增速分别为3.3%和3.6%。今年出口增长8.9%,进口增长10.1%,贸易赤字继续扩大。明年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增长9.2%和7.7%。今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在于国内消费需求强劲、企业投资旺盛以及低利率、减税等措施的刺激。200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会放缓,不利因素有石油价格较高、劳动力市场疲软、长期利率上升。但也有有利因素:货币政策仍然相对宽松、政府财政将有所改善。 日本 2003年开始,日本经济走出了持续十多年的停滞,开始恢复增长。2004年出口增速显著高于进口增速。2004年日本经济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大幅增长,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同时,企业固定投资的增长也起了很大作用。2005年,经济仍将处于增长状态,但由于出口的下滑,增速减慢。国内需求开始反弹,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就业增加,有利于明年经济增长。经济的扩张有望结束长期以来的通货紧缩状态。为了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日本需继续改革银行系统,并加速推进结构改革计划,以提高生产率。同时,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美元不断贬值、中美经济减速会给2005年的日本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德国 2004年,在出口的强力拉动下,德国经济开始从长达3年的滞胀中复苏。今年GDP增幅为1.2%,明后两年分别为1.4%和2.3%。2005年,有利因素:投资增长、消费者信心增加。不利因素:美元对欧元不断贬值、国内需求仍然萎靡。德国需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改革,减少补贴,继续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英国 2004年、2005年、2006年英国GDP增长率预计分别为3.2%、2.6%和2.4%。英国强劲的国内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今后,英国经济增长会减少对内需的依赖,而投资的推动作用将会增大。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带来风险。2005年,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将要求进一步的紧缩政策。2004年,政府赤字可能会超过GDP的3%。 法国 2004年GDP增长2.1%,2005、2006年预计将分别增长2.0%和2.3%。2004年的增长得益于投资增加,但油价高涨导致了下半年的增速减缓。2005年,国内外需求将会反弹,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生产率的提高和适度的工资水平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公共财政将缓慢改善,但赤字可能会超过政府计划的水平。但美元对欧元的不断贬值和内需不振给法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带来了阴影。 意大利 2004年、2005年、2006年意大利GDP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3%、1.7%和2.1%。2004年上半年,出口和投资出现了显著增长。国内需求支撑了经济的复苏,但高油价的后续影响仍将对需求的增长产生限制作用。通货膨胀的迹象可能会显现。减税计划和养老金改革将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中国中国经济去年增长9.3%。2004年、2005年、2006年GDP增速为9.2%、8.0%和8.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有望跃居世界第三位,继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卓越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宽松的信贷,同时加入WTO带来的利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增长的火车头,很多国家(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受益。2003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535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同时,中国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2003年,中国的GDP为1.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比去年下跌一位,这是由于欧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的缘故。 (新华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 19:23: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2 21:02:00
中国经济发展那么迅猛真是件可喜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 00:01:00

请教一下楼主,西方国家都质疑我们的GDP核算方式有问题,到底那里和他们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 06:37:00
我只能这样回答:
    我认为1、有可能统计中存在误差
          2、低效或无效的重复计算产品而增加GDP得值(如修路)
          3、GDP本生是有缺陷的,而我国把这种误差认为放大了,使实际值与财富值有所偏离。
          4、GDP发展制度、核算方式的不完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3 6:56: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 09:45:00
中国的经济发展了是好事请,钱多了,但是这些钱主要把持在做官的手上,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改善啊,这是为什么呢,总量虽然多了,但是总量所有权不属于全民,这是个大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3 10:29:00
但是中国的人均GDP还是很低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