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clx 发表于 2016-9-11 07:49 
你这个思考和计算,可以肯定是100%错误的。
为啥这么肯定?理由如下。
首先,你这个思考,按传统的经济 ...
任一当期,人们购买货物的那些钱,假设来源于贷款、积蓄、当期收入。
那么,假若上述这些钱,仅仅易手一次,则有:
贷款支出+积蓄支出+当期收入用于支出=贷款支出+积蓄支出=总支出=总收入=交换总值=产出总值*成交比
但是,上述这些钱,不可能仅仅易手一次,而是会反复用于交换,反复易手多次。
也就是说,肯定有货币流通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支出的乘数效应。
可有模型:
总支出
=总收入
=产出总值*成交比
=(积蓄用于支出+贷款用于支出)/(1-总收入用于当期支出的比例)
=投资支出/(1-r)
=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
上述的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就是总市值。进而可以有单位平均市值,即平均单价。
那么,上述总市值及单位平均市值,是根据市场行情来核算的,和估算的。
也就是说,这已经是结果,是市场交换的结果了,是市价上涨、不变、下降之结果了。
那么,假设有一个作为衡量水平的基准的市值,当这个基准市值,遇到变动的货币购买力,会发生市值的什么样的波动呢?
例如说,
假设(积蓄用于支出+贷款用于支出),从100%,变成了120%了,
则产出总值、交换总值在原本基准市值100%的基础水平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波动呢?
这个不好说。
可能在基准市值100%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或有所降低。
因为,
(积蓄用于支出+贷款用于支出)/(1-总收入用于当期支出的比例)
=投资支出/(1-r)
=总成本*(1+平均利润率)*成交比
也就是说,上述变量有好几个。其中很重要的是成交比,还有其他变量等等。
打比方来说,1堆沙子铺满一个游泳池,得到沙子的平均厚度是10厘米。
那么,2堆沙子铺满一个游泳池,则沙子平均厚度是20厘米。
那么,2堆沙子铺满二个游泳池,则沙子平均厚度还是10厘米。
那么,4堆沙子,准备铺向二十个游泳池,则随着所铺盖面积的变动,沙子的平均厚度也是处于变动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