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663 5
2009-02-18

发现有点矛盾的地方。详见海闻老师那本书177页图5。11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中文第3版262页图12。9

海闻老师说,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利润会引起更多国内企业进入。新进入的企业虽然不会生产相同的产品,但会有很大的替代性。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新产品,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向下平易),长期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利润消失,企业面对的需求由D1变到D3。然后,由于参与国际贸易之后的需求比不参与国际贸易时的需求更有弹性,企业的生产依然扩张,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的P1下降到P3。

斯蒂格利茨说。。。。。垄断竞争厂商赚取利润,并诱使其他厂商进入这一市场。随着厂商的进入,每家厂商所占有的市场需求份额下降,每家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都向左移动。在需求曲线正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前,进入不会停止。

我的问题是,从海闻老师的分析中,需求曲线是更加平坦一些的,对比新企业进入之前。而斯蒂格利茨的图中,需求曲线能更陡峭一些,对比新企业进入之前。更直接地说,一个说是是往外移动,一个说是是往原点移动。

请问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或许是我的理解错误了?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19 08:56:00
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与向下移动,是相同变化特征的不同表述方法。但是,向左平移的说法,更加容易理解。向左平移与向下移动,都意味着厂商面临的需求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9:06:00

謝謝樓上的回覆.

沒有辦法上圖,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向左移動,均衡數量在減少的;而海闻老师那本書,最後均衡數量是增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9 09:10:00

我自己也很困惑,想了一天,感覺能更偏向海闻老师的說法.

再一個可能,就是我的理解錯誤.

斯蒂格利茨是討論貿易前的均衡狀態.

海闻老师討論的是廠商參加貿易之後的均衡狀態.

但是他們同樣都是在討論經濟利潤是0時的那個均衡點的問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09:35:00
以下是引用唐伯小猫在2009-2-19 9:06:00的发言:

謝謝樓上的回覆.

沒有辦法上圖,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向左移動,均衡數量在減少的;而海闻老师那本書,最後均衡數量是增加的.

你理解到的“均衡数量”是指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下提供的交易数量,并非整个市场的均衡数量。由于其它厂商的进入,市场的均衡数量是增加的,因为价格下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0 15:17:00

楼上真是高人!谢谢!

我再回头看这两本书,果然。斯蒂格利茨讲的是厂商,而海闻老师则说 "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曲线",所以應該是指整個市場的需求曲線.而這樣,一切就可以理解了.

非常之感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