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肖钢日前在"2016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深入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这预示,今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依然是资本市场的一场"大戏"。 已经过去的2015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2669单,交易总金额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52%;进入2016年,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步伐依然没有放缓。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重要的一极。未来中国企业并购将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发挥重要作用。
兼并重组能提升新三板企业流动性
通过新三板同行业企业的并购,可以和这个行业里面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打造一个纵向的收购,壮大企业的实力,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样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新三板的企业和上市公司之间对相关行业进行纵向收购同样也可以壮大新三板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实力。
通过上市公司以及其他的新三板公司合并收购可以达到相对的在某个细分行业的垄断地位。比如在某个行业有几家公司合并之后,他可以影响某个产品的定价,也可以对某些行业施加更大的市场影响。这些收购兼并都可以提升企业的流动性。未来新三板的并购重组是新三板绝大多数企业提供流动性的主要途径。
实现了早期企业的价值发现功能
大多数初创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整合难的困境,没有资金,就无法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力,不通过并购重组,就无法通过扩大规模降低边际成本。新三板的出现,给了初创企业新的融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将真实的信息披露于市场,形成相对公允的市场价值。企业借助自身的公允价值,采用“定增”或“定增+现金”的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业并购。融资渠道拓宽,并购成本降低,让企业拥有了产业规模化的经济基础。有了低成本的并购基础,挂牌企业便开始“招兵买马”,把业内的好技术、好资源纳入囊中。市场发展源于市场本身的需求,而新三板的并购狂潮也是源于新三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产业链整合将成为主要并购目的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并购主体与标的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性,产生1+1>2的效果,而围绕一个平台型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并购整合,通过品牌或技术输出实现效率的极大提升,降低交易成本,这将成为未来新三板市场产业并购的一个重要方向。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企业在所处的整个产业链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和优势,达到企业自身业务的内生式增长和产业疏离后的外延式扩张双轮渠道。
董登新表示,在去产能、转型升级方面,并购重组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并购重组的平台越来越广阔,未来,新三板将会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战场。上市公司可以在这里寻找标的,新三板公司也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上市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特别提出:要密切关注并购重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和矛盾,及时制定应对预案和措施,重点加强对"忽悠式"重组、"跟风式"重组、虚假重组等情况的检查和监管,严厉打击利用并购重组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