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36011 2
2016-01-20
人民币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隔壁的港币却遭大难。开年后持续暴跌至7.82,离7.75-7.8区间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一步之遥。受此拖累恒生指数持续下跌,已有一副崩盘的走势。股汇双杀,空头招数跟98年金融危机如出一辙,只有在危机后人们才明白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们如何导演了一场惊天骗局,借攻击联系汇率制度,在期指市场上实现巨额盈利。


痛宰东南亚 小试牛刀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国家大都实行固定汇率制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快速发展大都积累了比较多的外债,经常账户长期巨额赤字,资本市场泡沫比较严重,具备被攻击的内在条件。从外部因素来说,1994年为提高出口竞争力,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显著提高了中国在亚洲的竞争力,对四小龙四小虎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另一个更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在90年代初推行的强势美元政策,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外流创造了条件。

270px-New_Four_Asian_Tigers1.png


以美国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对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弱点一清二楚,早在1994年就曾进行过试探性攻击,后因感到时机不成熟而放弃。1997年时机到来,自然不会放过,首先拿实力相对弱小的四小虎开刀,1997年2月索罗斯等大量沽空泰铢现货,同时买进远期泰铢合约,进行远期外汇掉期交易,泰铢贬值部分即是其盈利,泰国稍加抵抗就败下阵来,6月泰国财政部长在政治压力下辞职,惊慌失措的国内公司买入美元对冲其外汇风险敞口,外汇平准基金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损失惨重,国内居民信心危机没有缓解,已超出了银行的控制范围,1997年7月泰国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在此后的6个月里,泰铢兑美元的比价由26降到55(六个月贬值50%!)。而且亚洲危机出现向其它国家扩散的迹象。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又迅速的横扫东南亚,用同样的手法先后打败了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这些所谓的亚洲四小虎,接下来亚洲四小龙岌岌可危。

为了便于理解,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分为:
1、浮动汇率制
2、受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3、固定汇率制
4、联系汇率制

从金融危机尤其是货币危机的历史看,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一般是固定汇率制或实行受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联系汇率制也称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制的极端情况,货币局制度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储备货币存货和以储备货币标价的资产(通常是储备国家的政府债券,如美国国债),香港以美元为储备货币,当这种储备货币存量大到足够包括整个基础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2,就可以实行货币局制度。以香港为例,确定港币与美元7.8汇率,如金本位制一样,发钞银行发行港币必须上缴等值美元为抵押,香港放弃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完全同步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1984年联系汇率制度出炉后,港币与美元在7.8上下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

图片1改.jpg


如果你看明白了联系汇率制,就清楚了只要香港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没有偷发港币,港币几乎等同于美元,很难被外界乱局所动摇。 货币局制度的进一步就是美元化,1997年香港拥有9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财政状况良好,这种情况不存在对其联系汇率制攻击的基础。


吸货恒生蓝筹 建仓期指空头


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下,横扫东南亚,作为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尤如惊弓之鸟,时刻警惕。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国发生金融危机的7月份,香港恒生指数不但没有跌,反而涨了。可惜香港当局没有注意到这个信号,上边通过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了解,我们知道尚不存在攻击港币的基础,你说靠发动货币战争横扫多个国家的索罗斯不知道吗?

连英国央行都曾败在其手下,索大爷当然清楚地很,不可能通过港币远期外汇掉期交易来牟利,那他攻击港币的目的何在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索罗斯一开始的盈利目标就锁定在做空恒指期货上了,所以1997年7月在泰国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香港恒指奇怪的不跌反涨就可以理解了,这正是国际对冲基金大举吸货恒生指数成份股,同时建仓期指空头时期。

图片2.png


到1997年10月,形势急转直下,香港危机开始爆发,其导火索源于10月20日,台湾地区央行放弃对新台币的支持,新台币随即贬值9%。台湾与香港联系并不紧密,但台湾外汇储备巨大,相当于1997年夏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总和,台湾能倒,香港为何就不能输呢?在这种逻辑下,也有可能国际对冲基金在做空恒指的建仓已经完成。有笑话说,10月21日深夜,夜黑风高,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和金管局局长任志刚分别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一个低沉的声音说,索罗斯要攻击港币了,21日22日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抛出了60亿美元的港币,把港币汇率压到7.75的警戒线之下,同时市场盛传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不保。

这时尤如惊弓之鸟的香港金融当局,看到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倒在货币危机下,台湾也已败下阵来,在这种思维定势的不断强化下,可能忘记了香港是执行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港币几乎就等同于美元,谁有那么大胆子以及能力攻击美元?谁又能用美元来攻击美元?曾荫权和任志刚如临大敌,索罗斯攻击港币,这一招在东南亚用过很多遍了,曾荫权和任志刚暗说,我早知应对之策,你的港币那里来?还不是从我这里的银行拆借的,10月23日中午,同业拆借利率急升到280%(真是牛逼!!!),同时打电话给银行打招呼窗口指导,严控短期拆借额度,让你借不起也借不到,想攻击港币,门都没有。

本来担心联系汇率不保的香港居民和外国投资者就已经开始抛售港币资产,尤其是港股,银根的突然收紧,短期利率的大幅提高,使股市雪上加霜,恒生指数当天暴跌10.4%,1997年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度暴跌13.4%,香港股市市值减少2.1万亿港币。

汇率保住 股市跌成渣


有人质疑香港金融管理当局为何在这种情况下不坚持货币局制度,为市场紧急提供流动性,殊不知这正是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应对攻击港币的措施,在索罗斯等国际对冲基金的指挥下,把香港恒生指数打下去了。此后两次的对港币的攻击,也让香港以同样的手法击退了,还有人说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赢得这第一交锋的胜利。所谓的攻击港币是障眼法,香港金融当局完全在随着索罗斯的指挥棒跳舞,上当了都不知道,谈何胜利?

从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后来的描述,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在1998年8月才明白过来,上当了。

f9dcd100baa1cd113ad53c35bb12c8fcc3ce2d47.jpg


他这样写道:1998年8月,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投机者对我们的金融市场发起了联合的精心策划的攻击。投机者发现,在短期内通过集中性抛售港元,能够暂时抬升货币局制度下的利率,这将对股票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通过短期内对这种货币施加压力并且抛售股票,即使他们不能冲破设定的汇率,他们也可能从股票指数期货合同上获取一笔收益。

其实港府明白的太晚了,1998年8月13日香港恒生指数跌穿6600点,从1997年8月16000多点的高位下跌将近10000点,此时离8月28日的恒指交割期时间已近,可以说胜败已定。

在1998年8月之前的四次对港币的攻击中,任志刚都以提高利率来应对,当时舆论叫他任一招,只此一招,而且还是错招。等任志刚明白过来后,就改变了招数,港府究竟是采取什么招数最后成功击退了国际炒家,获得惨胜保住了面子,我们下期一一道来。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网络)



附件列表
图片1.png

原图尺寸 85.45 KB

图片1.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1 05:31:07
悲剧又要重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 15:39:16
港股倒是跌成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