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3158 3
2009-02-19

本人在写关于慈善行为动机分析的论文,恳请高手指点下!

对于已经基本接受的成型的我就不说了,我现在有的疑问是:

1.如引入道德分析,内化的道德约束究竟在什么环境场景情况下起作用?具体模型如何设置(怎样在别人的基础上运用或稍作简化调整,以反映场景环境)

2. 跨文化的自发捐赠差别如何解释

3.统计数据对理论的计量检验(我实在是找不到数据)

4.费孝通的华人差序格局能否作为待检验的假设,纳入利他分析。

5.将公平因素纳入决策者内在约束,或效用函数该如何处理。怎样将其纳入共享、公用自愿捐赠、自发协商供给的模型中,以解释某一类具体的供给均衡,如民间自发的救灾、捐助;另外是否有这样的可能:“公平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习惯生活背景中不一样,导致均衡不一样?


以上大致是我的问题,我不知怎么下手了,文献阅读也找不到方向了。恳请高手推荐相关文献(如能提供更好),指个方向...或针对某一方面深入指点下给我点启发...

鄙人是新手,不确定这帖子放在这个位子对不对,如不合适请版主见谅...(我在界定的时候挂了“公共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几个标签,所以在几个版都发了贴...)


现在此谢过各位高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9 0:23: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20 10:06:00

你每个问题都很模糊,一般不好回答。

      1)你在什么样的模型基础上引入道德内在约束变量,不清楚?只有明确了基础模型,别人才好建议你将道德内在约束变量放在何处?

      2)既然是跨文化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揭示两种文化下的差别,并对这些差别进行解释,所以你可以设置一些变量如收入、捐赠习惯、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差异。

      3)根据国外研究,使用的数据分两类,一类是调查问卷得到的,一类是统计数据,在国内这两类数据都很难收集;

     4)华人差序格局能否作为待检验的假设,你最好能有理论支撑它可以用于捐赠领域

      ……

    以上纯属个人拙见,请勿见笑。如果愿意,以后可多沟通,houjundon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0 10:07: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5 17:02:00
对于你的2\跨文化的自发捐赠差别如何解释,可以考虑第三配置的角度,也就是第三配置失灵.为什么美国的慈善捐赠最好,而日本\北欧的国家也很富有而不如美国呢.除了市场和政府外的"第三只手"的失灵,可能是一个角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5 14:24:00

很久没登录论坛,今天才看见高手指点,先送上迟到的谢谢,具体处理我还在整理,之后还希望有机会多交流,帮忙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