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486 4
2016-01-22
   本文来源天涯:没错,这个人就是任志强_经济论坛_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11699-1.shtml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列入这样的文章标题——《任志强是邪恶势力的化身》、《任志强是中国社会腐败堕落的集中表现》、《任志强:一副极其丑恶的嘴脸》。


  没错,这个人就是任志强!


  从这些文章标题中,你就可以知道,任志强是个什么货色了。


  现在,任志强的名字又要列入这样的文章标题——《炸房——任志强的丧心病狂!》


  这一次,是因为任志强再一次将他的邪恶本性释放出来。他说:“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任志强要炸房!


  任志强要通过炸房,把房地产商的罪恶抹掉——任志强的丧心病狂完全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显而易见,在任志强的心里,中国房地产商是凌驾于国家、人民和法律之上的,是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任志强的丧心病狂,明明白白地告诉中国人民这样的真理:


  第一,马克思说:“资本一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任志强用他的丧心病狂,完美地诠释了马克思的这段话,栩栩如生地表演了“资本”的血腥和肮脏。


  第二,任志强用他的丧心病狂,深刻地揭示了如果资本强权统治中国,那将会是何等的黑暗、恶毒和无耻。


  第三,任志强用他的丧心病狂,深刻地揭示了当今中国社会的腐败堕落。在一个腐败堕落的社会里,丧心病狂可以公然招摇过市。


  毫无疑问,任志强的丧心病狂,把一个极其重大的选择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中国是走向人民当家做主,还是走向资本当家做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 00:27:27
 资本家为了抬高牛奶的价格,宁可将大量牛奶倒进河里,也不让穷人喝,任志强就是同样的理论。他忘了保障人民有房住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基本责任,何况我们说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狠抽打任志强地产去库存炸药论的脸
  2016年1月18日
  吴迪

  记得初中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时候,读到美国19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牛肉价格很贱,于是美国农场主大量的把肉牛赶到河里淹死,而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美国人却饥寒交迫。那个时候觉得资本主义制度真是太邪恶了。直到今天听到了任志强的地产去库存炸药轮,我才惊觉,我们有什么理由说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邪恶呢?

  任志强是这么说的:“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是的,宁可炸掉,也不让你们这些买不起房的穷鬼捡便宜。买不起房的活该娶不到媳妇,买不起房的活该住地下室,买不起房的活该住危房,买不起房的活该的地方太多。

  库存炸掉了,房子的价格就可以上去了吗?任志强地产去库存炸药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用美国农场主的思维去看待房地产产能过剩问题,把房地产看成是肉牛。

  房地产和肉牛之间有天差地别,肉牛去库存的方法用到房地产上来会有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个灾难性的后果绝不是对咱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伤害,事实上这和道德没有多大干系。让不少人失望了吧,我写此文不是要从道德的角度鞭挞任大炮,因为那样做意义不大:因为肚子饿的人靠骂肚子不饿的人是不会饱肚子的。

  灾难性的后果是金融经济学方面的。在对任志强的地产去库存炸药论亮出真家伙之前,我想把他的一些数据给引用过来,因为我有数据癖:

  2008年,政策上进行刺激的时候,2009年房价迅速上升,2010年楼市开始回暖。那是因为2008年楼市没有大量库存。现在之所以说比2008年还差,是因为现在有大量库存。

  据任志强测算,当前库存量已经接近7亿平方米,该库存指的是竣工而没有销售的房子。这里面包括住宅4亿多平方米,写字楼和公建2亿多平方米,同时还包括了未销售的竣工车库配套等面积。

  担忧主要在于三四线城市。而从监测数据上看,经过近一年的楼市宽松刺激政策,绝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库存情况整体已经开始好转。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被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09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4.4%。2015年9月份,库存规模在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下跌的基础上,首次出现上升。第四季度则呈现逐月下滑态势。同时,在库存同比增幅保持连续53个月正增长后,8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9-12月份延续这一趋势。换而言之,目前已出现了连续5个月库存规模同比负增长的态势。

  2015年12月,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为11.8,这也意味着市场需要用11.8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该数值相比11月份的12.3个月收窄了0.5个月的水平。目前存销比为近28个月新低,大体相当于2013年8月份的水平。同时,这也是28个月以来存销比数值首次低于12个月。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样本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和部分三四线城市(根据数据可得性选取)。但很明显,三线城市的库存情况最为严重。2015年12月, 35个城市中一二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8.8、11.6和19.0个月。

  好了,该亮真家伙了。任志强地产去库存炸药论的灾难性后果在于房地产通过银行业,影子银行,和地下钱庄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和债务证券化,而肉牛没有。关于这一点我在《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可能重蹈股灾覆辙》一文中已经指出:

  很多房子其实被打包到了p2p金融,互联网金融,信托,理财产品里面去,也就是充当了其债务融资的抵押品,还有的就是纯粹作为投机投资,或者作为地下钱庄的洗钱工具。具体来说,影子银行的资金不少投入了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高利贷里,有的干脆直接进入了楼市,另外,香港是中国大陆的非法现金流洗钱中心(每年数千亿美元之巨),深圳毗邻香港,坐享地下钱庄海量流动性之便利,这些钱不少便以楼房的形式囤积着,由于深圳地产可以在香港某些金融机构做抵押品融资,就可使黑钱流出境外。深圳在p2p金融,互联网金融,信托,理财产品,地下钱庄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深圳楼市(特别是大户型)的火爆与之密不可分。再推而广之,整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均通过影子银行放大了杠杆,一线城市楼市的坚挺很大一部分源于影子银行的杠杆支撑。

  房地产是中国最重要的融资抵押物,是金融杠杆最重要的源动力,肉牛有这种金融特征吗?以肉牛思维看待房地产能行吗?肉牛的问题可以归结于供需,房地产却不可以。病断错了,开出的药往往会致命。

  我说过,房地产去库存之战不仅是供需再平衡之战,更是金融杠杆风险之战。你能把作为融资抵押物的房地产大规模的炸掉吗?融资抵押物被大规模炸掉了,相关债务不就要大面积违约吗?那个时候,谁来为银行,影子银行,地下钱庄兜底?国家吗?银行,影子银行,地下钱庄出了问题那就只有抛售其最重要的融资抵押物了,是什么?就是房地产。汉能大股东质押了汉能相当大一部分股份,结果有些融资债务没有及时还上,其债务人就只有大量抛售其质押的股票了,这直接导致了汉能股价的腰斩。汉能股价的腰斩和二级市场的供需几乎没有关系,问题出在二级市场之外的质押融资环节。汉能的悲剧就是房地产的悲剧。重要的事情说两遍:“房地产去库存的关键不是供需再平衡,而是供需之外的金融杠杆风险。”

  还是那句话,病断错了,开出的药往往会致命。任志强贵为中国最顶级的地产大佬,纵横江湖几十年,原来却不懂房地产。如此高度资产证券化,债务证券化的金融尤物,他却当农场里的肉牛来看待。

  去库存的路子若仅从供需着手,而忽视了供需之外的金融杠杆风险,那就好比拿普通胃药来治胃癌,贻误生死时机,铸成无力回天之大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 00:28:27
     任大炮要炸楼?安的什么心! 只看楼主
  2016-1-20 10:47
  ”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最近,地产大亨任志强又一次放炮。如今,二三线城市的大量新建房屋面临滞销烂尾,如此之多的产能过剩怎么办?房地产后面,是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不禁让人想起儿时课本里对于“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把过剩的牛奶随意倾倒的描写。生产多出来怎么办?想出了个供给侧的办法,但实际上,以目前老百姓的消费力来说,就算是低于成本价恐怕也是卖不出去这么多套房了。干脆炸掉吧!这一来二去,到底是证伪了供给侧改革的合法性,还是否定了市场真的拥有自我平衡和估清的能力。所以,解决出路在哪?真的扩大房地产内需,或是炸楼?赵磊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来稿讨论。来稿邮箱groundbreaking@126.com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改革”列入政策篮子,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仔细研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并不只是 “供给”的事情,五大任务也并非“扩大有效供给”就可以一一搞定。习近平强调:“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注1)。实际上,“扩大有效需求”仍然被置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中。
  需要提醒的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需求”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所在。什么是“最终需求”?所谓“最终需求”,通常是指全社会的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众所周知,人民大众的需求才是“最终需求”的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说:“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因此,“共享”而不是“独占”,必将成为21世纪越来越强劲的时代呼声。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演进过程中我们看到,凯恩斯主义搞扩张性刺激需求政策,毫不掩饰对需求的关注和热情;供给学派的“扩大有效供给”,看似不屑于消费者的需求,其实拐着弯也是在琢磨着消费者的钱袋子。不论“刺激需求”还是“扩大有效供给”,政策效果最终还是要人民大众的需求买账和认可才行。
  公允地说,尽管供给学派存在着理论漏洞的和逻辑硬伤,但是,创新的诉求和愿景毕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生产力维度上不断进取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在资本统治的世界,凯恩斯主义给“需求侧”不断注入兴奋剂,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供给学派一心琢磨着在“供给侧”搞“市场出清”,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凯恩斯也好,供给学派也罢,都是想拯救市场经济于危机之中。比起凯恩斯主义给“需求侧”注入兴奋剂的边际效果递减而言,定位于“供给侧”的“市场出清”或不失为一次割疮剜肉的局部手术。
  什么是“市场出清”?所谓“市场出清”是指:在市场调节供给和需求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地消除超额供给(供给大于需求)或超额需求(供给小于需求),市场在短期内自发地趋于供给等于需求的均衡状态。
  在产能过剩日益严重的新常态下,市场如何“出清”?我举个例子,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任志强日前在“乐居创新峰会”上称,当前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库存是无法消化的。他说:“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接近7亿平方米的库存并不算多。但问题在于,这其中有大量库存属于很难消化的部分。换句话说,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虽然任大炮的说法与“把牛奶倒入大海”有得一比,但是,这个“只能炸掉”确实是“市场出清”的标准做法,也是对危机的认可和顺从。这类“破坏性创造”(熊彼特语)当然解决不了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带来的根本顽疾,但强制性的“市场出清”有如一次自觉的主动危机,的确为定期清零“过剩供给”提供一条现实路径。正如马克思所说:
  “相互联系和不可分离的因素彼此脱离,因此它们的统一要以暴力的方式实现,它们的相互联系要通过对它们彼此的独立性发生作用的暴力来实现。此外,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以暴力方式实现统一。”
  当下,产能过剩首当其冲的是钢铁和煤炭,官方的估计使用了“严重过剩”这个词。据官方数据,2008年钢铁产量是5亿吨,2015年是8亿吨。面对“市场出清”的严峻前景,有人质问到:“玉米的价格也创近年的历史新低,是不是也把玉米地都改了,改成公园、工厂、物流园、高楼呢?……才建好的钢厂,成本生产回收周期、机械磨损老化周期没到,就让其安乐死,不怕浪费吗?大好时期,为什么不进行战略储备,非得要把价格的决定权拱手让人呢?”(注2)作者的质问在逻辑上并非没有道理,但在现实中却只能是“无理”的。因为这种“战略储备”得有个前提: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不起,“只能炸掉,不会因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这就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既要拒绝危机,又不要凯恩斯主义掺和,怎么办?供给学派说:让市场自动出清吧!然而,“只能炸掉”这一类“市场出清”本身并不是对危机的否定,而是对危机的顺从和认可——或许在现代经济学看来,这就是供给学派比凯恩斯主义更具有理论彻底性的原因之所在。
  只是不知道,面对冷酷的“市场出清”,当下的市场经济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认可并展开这个“只能炸掉”?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 09:20:43
炸房子,匪夷所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 18:05:16
炸楼是不太可能的,烂尾倒是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