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909 11
2016-01-25
掌掴甘阳的勇士钦佩至极,被中大解聘

    新华网广州1月24日消息,中山大学近日公布“教师殴打院长”事件处理结果:博雅学院讲师李思涯在办公场所当众殴打同事,严重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除其教师职务聘任合同。

    2016年1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召开2015年度全院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会议时,该院青年教师李思涯突然冲到院长甘阳座位附近,用拳头击打其头部及身体。

    据当事人称,事发现场有人散发材料并进行拍摄。63岁的甘阳没有还手。博雅学院2015年度考核工作会议因此中止,甘阳被送往医院检验治疗。

    事件的发生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认为李思涯暴力殴打年迈同事,严重违反师德规范;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事件是弱势“青椒”(网络对大学青年教师的称呼)反弹的“侠义之举”。还有人认为,这是高校的规定年限“非升即走”的职称晋升制度,把“象牙塔内的老实人逼上了绝路”。

    针对网上议论,中山大学进行了调查。根据中山大学的调查结果,打人的青年教师李思涯于2010年7月入职博雅学院,根据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的文件,2014年2月以前进校的讲师,学校与其签订的讲师职务聘任合同可以有3个聘期,最长可达9年,并非网络所传6年“聘期将满”“面临解聘”。李思涯的第二个聘期将于今年7月届满,中山大学的通报并未说明李思涯下一聘期合同的签订情况。

    中山大学还称,博雅学院于2009年7月成立,截至2015年12月,共完成教师职务聘任工作7次。经核查历次博雅学院开展教师聘任工作的原始材料,李思涯在入职后从未向学校和学院正式提出过聘任副教授的申请。

    此外,中山大学的调查还显示,博雅学院2015学年度教师招聘报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15日。直至2016年1月7日,李思涯未提交申请聘任副教授的材料。

    小部分受访网友认为,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平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更是行为操守的表率。遇到挫折困境时,表达诉求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进行当面沟通,也可以向上级组织反映,但无论如何,绝不能“用拳头说话”。
   受访的专家及部分网友认为,学生的人生,教师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去规划,岂容他人干预?为学生教师规划人生,是侵权行为,也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规划个PI,有这样一类院长,天天规划大家,大家写的东西,院长抄袭,去到处申请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广州,广东省科学进步奖,教学成果都是院长的。你写的,院长拿奖。高校教师还需要规划???笑话教师就像是奴隶。     你只要稍不顺从,就会大难临头。你的科研学术成果全部是院长大人的,女教师吓得宁肯脱裤子,也不惹这个事。      但就这份声明,就可知这个甘阳就对是欺负人,很跋扈。
越是搞这声明,说明此地无银三百两, 还要工作下去的老师毫无疑问要求站队啊,  如不签,除非不干了.看到他对每位学生的学业和人生规划,对每位教师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前途规划。大笑话,教师学生都是成年人,让你人生规划,职业前途规划,太欺负人。
    “路边社”透露的消息称,李思涯掌掴甘阳跟常年得不到晋升有关,李思涯在其个人公号则表示:“我辈非鱼鳖,为何苟且郁郁偷安?”
     李思涯以诗人王维开篇,认为人们对于王维“清淡玄远”的印象是错误的,而王维的诗有“侠之大者”的境界。接着,李思涯回忆自己老师说过的话:“我不相信‘恶有恶报’,做恶的人总是在人们身边嚣张跋扈。”李思涯认为当今中国,“缺少侠义精神”。对于1月7日,出手打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李思涯用的是“举杯畅饮”来形容心情,他认为“让被压抑多年的人情绪为之一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5 09:5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5 10:36:47
咦,那些说是违法犯罪的呢? 都闪哪里去了,,,是书读多了,连最基本的民事/刑事责任都分不清楚了吗?!!就这个事情而言,院长可以要求施暴者给予民事赔偿,但无论如何,都够不到要求让人去坐牢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5 11:2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2:34:56
我虽不赞成暴力,但是能够理解这位老师出手绝不是无缘无故。
高校其实很腐败,说实话。
就我和我的朋友的实际来说,有些领导,其实狗屁本事没有,真的就是拿人家老师的成果拼凑出自己的,还恬不知耻,
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这类国家级的报纸和杂志上。
你想,作为正教授,还是个硕导,根本没有过硬的专业领域的peer review的杂志论文
其实有时候看看 中国留不住人才 真的是这个制度有问题
不是在鼓励科研 是在鼓励骗钱和造假

9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6 13:55:55
光 明 日 报(理论版)可牛了,都算A类期刊的,可以评副教授教授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