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51 0
2016-01-25


几个亿的资产,怎么说没就没了?

2016年1月,蓝色光标(300058)发布业绩预告,其中净利润一栏,简直令人目瞪口呆。
640.jpg


对此公司给出的原因,除了经营费用大幅增加等常规回答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被收购公司盈利不达预期,需要计提商誉减值。

商誉是个啥东西?为啥会拖公司利润后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先来看个例子。老王收购了隔壁县的一间汽水厂,经过评估,汽水厂的有形资产(厂房,设备等)值700万,无形资产(商标权,专利权等)值100万,但是老王最后的收购价是1000万。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多花了200万呢?

老王说了,因为这家厂的管理层管理能力一流,还积累了几十年的行业经验,此外,这家厂的汽水,县里的老百姓最爱喝,等等。这些“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帮助企业在未来赚(比同行)更多的钱。

于是,双方协商,把这些“无形的东西”全部打包,统称为商誉,并标个价码。所以也有分析师说:商誉是对资产被整合后,产生预期收益的折现。

问题又来了?为啥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捏?

因为无形资产一般指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这是可以按照最初获得成本估价的,但你说管理能力,行业经验,口碑,这些哪里能计算最初的获得成本,所以就单独列成一项,和无形资产区别开来。

有人问,听说商誉的计算只发生在兼并购的时候?是吗?

是的。因为你说自己牛逼,不算,别人说你牛逼,才算数。内部评估,往往容易高估商誉的价值,而在并购时,经过第三方评估,才算比较公允。

有一位知乎网友说:你用两块钱,买了一块钱的东西,但是东西隐藏了1元的价值,这就是商誉。

问题又来了,商誉真这么值钱?

上面说是:预期收益的折现,既然是“预期”,就有可能“不达预期”,尤其是你的预期过分乐观,更有可能“直接扑街”。

蓝色光标这次预计利润下降接近九成,部分原因就是:之前收购了一家广告公司,没想到今年盈利大幅下滑,“不达预期”,所以只能计提商誉减值,这也直接把大部分净利润给“计提”没了。

而净利润的大幅缩水,往往就会导致股价缩水,看着股价哐哐往下掉,散户只能默默拭泪。许多人还不知商誉为何物,却被其所伤。
641.jpg

对于商誉/净资产比例过高的上市公司,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商誉被过分高估,蓝色光标的例子,可能就会在更多的上市公司中间上演,最后股价缩水,买单的,往往又是咱们这些小股民。

用邓紫棋的歌词:或许是泡沫,怪我没有看破。
炒时飞天高,跌市无底洞。股市不实在还是规则有问题?能怪谁呢? 这说没就没了的游戏,是上市企业忽悠中小投资人,还是监管失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