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2-21 16:05: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3:28:00的发言:现金补贴对补助人的效用要比实物补贴的要好

那也要看补助谁。

政府在其中算不算“现金补贴”企业呢?

此外,上面的结论至少也要假定不存在“通货膨胀率”这样的东西来捣乱。

附:最关键的,楼主到现在也没有说,所补的现金从何而来,每人补多少现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08:00

个人以为,这种帖子加精的话,会向诸网友释放一个信号,引一些人来模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17:00

附:最关键的,楼主到现在也没有说,所补的现金从何而来,每人补多少现金。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29i419559s4p.html

现在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的钱又从哪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22:00
以下是引用suyaoyao23在2009-2-20 16:47:00的发言:

    我觉得“家电下乡”并不是促使那些没有购买能力和实际需求的农民去买他们并不需要的消费品,而是帮助那些需要但是又缺乏充足资金的农民,达成他们的购买欲望。赠送农民有限的现金,无法起到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因为农民如果缺钱就很有可能存起来,这也是重庆派发购物卷而不是发现金的原因。和您讨论一下。

你前面说了“帮助那些需要但是又缺乏充足资金的农民”,那么为什么后面又会说“赠送农民有限的现金,无法起到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因为农民如果缺钱就很有可能存起来”

农民是需要这些东西,但没钱,那么直接给了他钱为什么又会不买而存起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23: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17:00的发言:

附:最关键的,楼主到现在也没有说,所补的现金从何而来,每人补多少现金。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29i419559s4p.html

现在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的钱又从哪来呢?

OK。

所以,如果楼主想反对政府的现行做法,就应该对此问题向大家做个交待,而不是反过来问大家。

如果楼主说不清政府“现行做法的钱”从哪来,楼主如何说清他主张的“所发的钱”,从哪来呢?

这正是楼主要回答的,或者说,上面的问,是问给楼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2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0 17:0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李俊在2009-2-20 16:34:00的发言:要让GDP增长并不难,搞破坏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把房子拆了,就有一笔GDP了。工人拆房子,需要给他们工资,这些工资就成为GDP。

如果你雇人搞恐怖活动,把房子炸了,你的雇金再高,也不会计入GDP。

如果GDP的核算毫无原则,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搞坡坏”,只要稍调几个数字,就可以收到“GDP增长”的效果。

炸房子不用搞恐怖活动,东北不是炸了夏宫了吗?光明正大的合法活动。

房子建了是GDP,拆了,也是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27: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23:00的发言:炸房子不用搞恐怖活动,东北不是炸了夏宫了吗?光明正大的合法活动。房子建了是GDP,拆了,也是GDP

只要你承认:不是“炸房子”就可以计入GDP,就足够了。

仅此而已。

附:照此说,危房就不需炸了?一座楼盖起来,就必须让它永存?房屋自己没有寿命吗?炸房子,就是用来讽刺GDP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0:00
以下是引用overzenith在2009-2-20 18:42:00的发言:

我现在还理解不了

家电下乡是怎样执行的

他大爷的,城

里人去买就不打折??

农民不会买了后去城里卖吗??


农民自己先出钱(全额)买指定的电器(呵呵,这指定的可大有名堂)

再凭自己的农业户口本回自己的镇政府领钱(至于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是不是足13%,新闻没说)

还有在外地的农民工就没这福利了。大老远后跑回乡下去拿这几百块钱?来回车费都不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0: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23:00的发言:炸房子不用搞恐怖活动,东北不是炸了夏宫了吗?光明正大的合法活动。房子建了是GDP,拆了,也是GDP

拿“炸房子”,来举例批评GDP,至少算举例不当(当然,楼主类似的举例是频繁事件)。

前面已经说过了:

(1)如果GDP的统计很成问题,根本没必要去刻意“炸房子”,改几个数字足矣;

(2)如果GDP的统计问题不大,根本没必要去举“炸房子”这样的例子。

仅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0:00

应该思考一下家电下乡的目的,便不会有这样的题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1 16:2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23:00的发言:炸房子不用搞恐怖活动,东北不是炸了夏宫了吗?光明正大的合法活动。房子建了是GDP,拆了,也是GDP

只要你承认:不是“炸房子”就可以计入GDP,就足够了。

仅此而已。

附:照此说,危房就不需炸了?一座楼盖起来,就必须让它永存?房屋自己没有寿命吗?炸房子,就是用来讽刺GDP的例子?

我不是说炸房子不对,是说为了GDP而搞些什么类似的炸房子就是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4:00
以下是引用彪彪在2009-2-21 16:30:00的发言:应该思考一下家电下乡的目的,便不会有这样的题目

这句话说得好。

如果楼主真地想做出点分析,不如看看这句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6:00
国家领导如果能有楼主这个想法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6: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33:00的发言:我不是说炸房子不对,是说为了GDP而搞些什么类似的炸房子就是不对。

如果这里的“炸房子”有特定含义。楼主必须小心说明,似是而非的表述,只会误导大家。

“经济学”里似是而非的表述太多了,楼主为什么那么愿意继续增加自己的边际贡献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1 16: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17:00的发言:

附:最关键的,楼主到现在也没有说,所补的现金从何而来,每人补多少现金。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29i419559s4p.html

现在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的钱又从哪来呢?

OK。

所以,如果楼主想反对政府的现行做法,就应该对此问题向大家做个交待,而不是反过来问大家。

如果楼主说不清政府“现行做法的钱”从哪来,楼主如何说清他主张的“所发的钱”,从哪来呢?

这正是楼主要回答的,或者说,上面的问,是问给楼主的。

最好就是从那破万亿的三公消费中“挤”出那么一点出来,但这是最没有可能的。

最有可能的是发国债,搞财政赤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38:00
以下是引用garyfirst在2009-2-21 16:36:00的发言:国家领导如果能有楼主这个想法就好了

还是那两个问题:钱从哪来?每人发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4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1 16:3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33:00的发言:我不是说炸房子不对,是说为了GDP而搞些什么类似的炸房子就是不对。

如果这里的“炸房子”有特定含义。楼主必须小心说明,似是而非的表述,只会误导大家。

“经济学”里似是而非的表述太多了,楼主为什么那么愿意继续增加自己的边际贡献呢?

喂,先搞清楚

我不是楼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40: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37:00的发言:最有可能的是发国债,搞财政赤字。

好像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国债并不算非政府部门的财富(至少针对非政府部门整体,针对一个很长的时期)。

也就是说,“钱”最终主要来自于税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41: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40:00的发言:喂,先搞清楚,我不是楼主啊

你确实不是楼主。

但我也只是对楼主说而已。

(毕竟咱们的讨论,是围绕楼主的表述展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4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1 16:4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37:00的发言:最有可能的是发国债,搞财政赤字。

好像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国债并不算非政府部门的财富(至少针对非政府部门整体,针对一个很长的时期)。

也就是说,“钱”最终主要来自于税收。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总是有人要埋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5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0 17:0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李俊在2009-2-20 16:34:00的发言:“家电下乡”还不如给农民送现金

只问两个问题:

(1)所送的现金,从哪里来?

(2)每位农民送多少?

1)前面答过了

2)现在也有个补贴上限的,如果就补这上限的钱,对农民来说绝对好过大搞什么家电下乡(宣传家电下乡不用钱的?)

不过,净是发钱,又怎样显示出政府对农民的关怀力度呢?新闻中总要给几个镜头农民兴高采烈地选购家电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6:54:00
以下是引用彪彪在2009-2-21 16:30:00的发言:

应该思考一下家电下乡的目的,便不会有这样的题目

新闻里倒说的直白:拉动内需

呵呵,又是凯恩斯的那一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03: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21 16:50:00的发言:1)前面答过了

指的是“税收/国债”吗?

那么,每人发多少钱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03:00

唉,现在社会还不都是这么做的,哪里会给你现金?

你去商城购物,商城也是返劵,而不是现金,好让你重复消费,促进经济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05:00
以下是引用彪彪在2009-2-21 16:30:00的发言:

应该思考一下家电下乡的目的,便不会有这样的题目

你是明白人,其实这就是楼主主题不值一驳的地方:

家电下乡,是为了什么?

或者说,至少不是单单为了达到给农民实惠的目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34:00

各位的争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所以结论各异,但主要有两种角度。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来看,家电下乡的主要出发点是刺激农民消费,从而救家电企业一把,也为GDP做贡献;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农民本来就需要买家电的可以获利,穷的怎么也买不起的不会受到影响,还有一部分是犹豫不决中的,受到政策蛊惑,有可能失去理性而购买,这部分人是重点。那么家电下乡的政策对这部分人来说是好是坏呢?不经过调查,是很难给这个问题下结论的。

首先要对农民家庭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哪些家庭会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可以分成这么几类:1、从十几岁打工到结婚前的青年和父母组成的家庭;2、从结婚到孩子读小学之前的家庭;3、分家后由年老的父母组成的家庭(一般农村家庭孩子结婚后几年内就会分成两家);4、从孩子读小学到孩子开始打工或上大学之前(如果上学的话)的家庭;5、从孩子上大学到孩子大学毕业后结婚前的家庭;6、孩子在城里工作并且已经结婚的父母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中哪些会受到这一政策影响呢?第1类影响最大,第2类不受影响,第3、6类也会受到影响,其余的影响较小。具体会有什么影响?有多大的影响?多调查才能确定。

毛泽东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对农村做深入调查的少了,老一辈的像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对农村的调查非常全面而深入。关键是要亲自到农村去,去了还要做调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44:00
以下是引用sungirl在2009-2-21 17:34:00的发言:

各位的争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所以结论各异,但主要有两种角度。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来看,家电下乡的主要出发点是刺激农民消费,从而救家电企业一把,也为GDP做贡献;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农民本来就需要买家电的可以获利,穷的怎么也买不起的不会受到影响,还有一部分是犹豫不决中的,受到政策蛊惑,有可能失去理性而购买,这部分人是重点。那么家电下乡的政策对这部分人来说是好是坏呢?不经过调查,是很难给这个问题下结论的。

首先要对农民家庭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哪些家庭会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可以分成这么几类:1、从十几岁打工到结婚前的青年和父母组成的家庭;2、从结婚到孩子读小学之前的家庭;3、分家后由年老的父母组成的家庭(一般农村家庭孩子结婚后几年内就会分成两家);4、从孩子读小学到孩子开始打工或上大学之前(如果上学的话)的家庭;5、从孩子上大学到孩子大学毕业后结婚前的家庭;6、孩子在城里工作并且已经结婚的父母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中哪些会受到这一政策影响呢?第1类影响最大,第2类不受影响,第3、6类也会受到影响,其余的影响较小。具体会有什么影响?有多大的影响?多调查才能确定。

毛泽东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对农村做深入调查的少了,老一辈的像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对农村的调查非常全面而深入。关键是要亲自到农村去,去了还要做调查。

呵呵,那请问给补贴是坏影响多呢,还是好影响多?

家电的价格是降价有好处呢?还是提价有好处?

农民有足够的理性来确定自己是否需要家电呢?还是一看补贴就不分好坏的冲上去抢?

“还是要调查”,是吧。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45:00

我老家就是农村的,今年过年回家时听乡亲们提起过家电下乡的事,虽然说对于农户而言“家电下乡”政府给予农户购买补贴没有发放现金给农户带来的效用更多一些,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方面,在城市家电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家电下乡"计划确实能够使农村在扩大家电消费减少家电库存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这可以进一步促进家电行业的发展最终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向城市化水平迈进,可以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下城乡的差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7:46:00

我认为根本就不是照顾农民,而是想要农民促进消费。中国的伟人们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想起了农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8:12:00
政府一方面想促进国内家电行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GD。但是没有考虑到中国农民的实际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