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的争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所以结论各异,但主要有两种角度。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来看,家电下乡的主要出发点是刺激农民消费,从而救家电企业一把,也为GDP做贡献;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农民本来就需要买家电的可以获利,穷的怎么也买不起的不会受到影响,还有一部分是犹豫不决中的,受到政策蛊惑,有可能失去理性而购买,这部分人是重点。那么家电下乡的政策对这部分人来说是好是坏呢?不经过调查,是很难给这个问题下结论的。
首先要对农民家庭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哪些家庭会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可以分成这么几类:1、从十几岁打工到结婚前的青年和父母组成的家庭;2、从结婚到孩子读小学之前的家庭;3、分家后由年老的父母组成的家庭(一般农村家庭孩子结婚后几年内就会分成两家);4、从孩子读小学到孩子开始打工或上大学之前(如果上学的话)的家庭;5、从孩子上大学到孩子大学毕业后结婚前的家庭;6、孩子在城里工作并且已经结婚的父母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中哪些会受到这一政策影响呢?第1类影响最大,第2类不受影响,第3、6类也会受到影响,其余的影响较小。具体会有什么影响?有多大的影响?多调查才能确定。
毛泽东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对农村做深入调查的少了,老一辈的像费孝通写的《江村经济》,对农村的调查非常全面而深入。关键是要亲自到农村去,去了还要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