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即将举行,目前石化行业的振兴计划已经通过了审核,由于石化项目涉及金额巨大,公布之前官方人士回避关于项目的问题,并声称不会点名支持,不过从公布的情况来看,40个石化项目进入了规划的视野,这其中以炼油和乙烯以及聚酯项目为主打,而这些项目几乎都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投资,可见官方终究还是把棋子落在了行业的龙头上,这就证明了之前的推测:中小型规模的石化企业,只能慢慢有待市场淘汰而消耗殆尽。
从具体的项目来看,40个项目中有一半都是 PX和PTA的大项目,这其中包括了此前备受争议的福建PX项目(由于厦门市民的强烈反抗,这个项目被转移到了别处,可见石化行业项目的环境压力十足)。而众多PX和PTA的项目也可以揭示官方在努力摆脱进口的依赖性,可见华联三鑫之前的巨大亏空给市场带来的震动足以促使政府在该范畴的项目审核方面采取更宽松的态度以弥补产能不足。但问题是化纤行业目前需求低迷,这些项目明显有产能过剩的危险
其他的项目除了几家知名企业的化肥项目外,都是炼油和乙烯的大型装置上马项目,其中以广西的1000万吨炼油最为瞩目,标志中国的炼油行业已经开始深入西南内地,而在这之前,中国的炼油厂大多聚集在油田以及沿海地区。
最近,中国政府在资源方面的准备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先是高调声明原油储备计划的进一步推进,然后国开行接连同俄罗斯以及巴西用贷款的优惠来换取进口石油的机会,再加上此次石化行业振兴计划的细则,可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试图减轻自身资源的进口依赖,这同中国多年来的资源外流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早前的数据,中国1月的成品油进口出现了大幅回落,这一方面证明了经济危机还在继续肆虐,中国的需求还未恢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奥运会前大量石油以及成品油高库存的效应还在继续显现。
中国政府证明了其能够趁低价时期大量买入资源的雄厚经济实力,这对于全球经济恢复是一种助力,但是毫无疑问,中国愈加明显的战略性经济政策对其他强国也自然是一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