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家电城买一个电器A时,首先去了店家a,店家a报价150。我觉得还是应该再挑选挑选,于是我去了店家b,店家B报价120。相差太大,我于是去了店家c,店家c报价170。我比较迷惑,我是应该相信,这个有上千家店铺的家电城内,应该还有报价比120更低的电器A呢,还是认为120是电器A的最低值呢?
家电城内的电器大多没有明码标价,即使有明码标价,有经验的顾客也知道这个价格有太大的落差,如何建立起一个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呢?
在我所说的这个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不仅每个顾客可以掌握他所需物品的所有报价,同时店家也掌握该区域内物品的所有报价,并且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报价。
在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这个市场会使市场剩余达到最大,并且使市场分配变得有效率,虽然对于每个想要赚黑心钱的商户没有多大好处。
问题是,如何建立起这个电子市场呢?
在我的构想中,这个电子市场,具有区域性,即并不像某宝那样,是全国范围,拉动快递行业。而是在你所在的地区,你需要一个商品,而不希望还要等两三天的快递(仅限于二三线城市)。比如,家电城,我走到家电城门口,需要买一个电吹风,我登录该电子市场,发出申请,瞬间家电城所有商铺收到消息即有生意要做,并积极响应报价。该电子市场迅速整合报价列出排名,我依次到各商铺进行体验,最后得到商品。
这个电子市场的巨大弊端是,家电城的商品种类太多,如果我只是提出,我要买一个电吹风,那么他们如何报价呢?难道像街头叫卖那样,向顾客介绍自己希望卖出的商品呢?
而它的方便之处在于,当你需要的是一种种类并不是特别多的商品,比如iphone?比如确定某种品牌某种型号的电吹风。这样你就基本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最低价。
我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商业运营模式会不会使竞争环境过于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