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43 14
2009-03-05

   按说,煮鸡蛋是最省事儿的一道“菜”了吧,可是据近日英国某连锁超市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八成英国人不会煮鸡蛋。这项对1453名成年人的网上调查称,发现79%的受访者不会煮鸡蛋,83%的受访者不知道烤鸡所需要的时间。 和“笨”得可爱的英国人一样,现在很多中国年轻夫妇也一副“君子远庖厨”的姿态。国内一项针对新婚家庭的调查显示,在那些温馨的小巢里,装修得最马虎的地方往往是厨房,因为它最不“重要”。

   应当承认,谁也不是万能的。譬如许多人不会修理最简单的家具、家电;不少中老年人不会使用银行卡,只好耗费大量时间排队取款;如果与商家发生纠纷,有的消费者不知如何应对,只好忍气吞声;司机的人数在增加,但大多数人仍不会也不想开车;还有,年轻人中诞生一批“拇指英雄”,虽然在网络世界叱咤风云,但却无法摆弄小小的缝衣针,连扣子也不会缝。

  列举这么多例子,本意并非责怪公众的“弱智”,而是要说明,我们的消费社会由此暴露出不小的漏洞。由于缺乏消费教育和对生活常识的轻视,多数人的生活有了麻烦。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不会煮鸡蛋的英国朋友挺委屈地说,烹饪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应归咎于家庭教育,上学时就没有烹饪课嘛。请注意,他们的怨气主要撒在妈妈和老师的身上,这个提醒很到位。

   生活经验有时比知识更重要。报载一位到美国读书的大学生,业余时间到餐馆打工。他看到炉灶上有一锅油,上去就端,结果手被严重烫伤———这孩子连热油不冒烟的常识都不知道。一问:在国内从小学读到高中,全是爸爸妈妈伺候,他压根儿没进过厨房。

   为了改变“笨人”现象,有关部门正在做出努力。在许多银行营业厅,都有专业人员在指导老人操作银行卡;北京市一些小区举办了“烹饪补习班”,给小夫妻补课。这些虽说是“亡羊补牢”,但毕竟对消费者大有裨益。试想若把这些“功课”前移到教室,消协等部门的工作量肯定大大减轻。

   现阶段,消费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专家告诉我们:消费、消费者、消费行为是一系列复杂的概念,拿钱在商场买东西,只是狭义上的消费。如何合理消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消费教育。我们都懂得“从娃娃抓起”的道理,可在当今的娃娃中间,畸形消费和攀比消费日趋严重。孩子们懂得享受,对消费知识却一脸茫然。有的孩子穿讲名牌、玩讲高档,脚上的一双名牌鞋动辄数百上千元。许多中学生相信外国名牌,对中国名牌兴趣不大。还有,物质消费过重,精神消费偏轻———有文章说:我国中小学生家庭中没有订阅任何报纸的占34%,没有订阅任何杂志的占42%。教育家指出,教会孩子如何理财只是一个方面,消费教育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其成功的标志应为:当学生走出校门时,他已经是一位较成熟的消费者了。

 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影响。试想,不会煮鸡蛋的人多了,社会必定陷入低能的谷底,而当人们掌握了生活技能和消费知识,积极乐观必然蔚然成风。这么说吧,今天种下一棵“树”,将来回报的将是整个“森林”。

 消费,正确的消费观,不是我们现在经济所呼唤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22:57: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5 19:52:00

教育是要改改了!!早该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6 13:14:00
我承认我没有看懂这个帖子,煮鸡蛋怎么变成这么沉重的话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7 12:26:00

呵呵,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7 22:10:00

“‘烹饪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应归咎于家庭教育,上学时就没有烹饪课嘛。”

有很多东西并不是非要通过所谓的“课”来学的,人生处处是学问,只要有心,就不会所谓的“煮鸡蛋”这样的问题了,

个人观点,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8 07:21:00

 我用得着自己去煮鸡蛋吗? 请工人,或者干脆出去吃就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