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65 2
2005-09-08

最有效资源配置方式新思路——

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市场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能性的全面发挥必须同时继承计划与市场的有益面并克服不益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或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是计划,不是市场,也不是计划与市场,而是怎样的计划与怎样的市场,亦即计划与市场观念的更新。

一、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市场,或计划与市场观念的更新,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思路

谈到计划与市场,自古及今,各个国家、各个社会和各个文明历史阶段虽然名称不同,存在比例、所占地位也不同,且相差很大,但理论实践上都是存在着的,具有存在上的普遍性。中国古代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一些社会主义学派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相当于或蕴含着市场,其在实践上一直也具有广泛的存在性;古代官府及当今政府广泛存在的各种统一大量调用人力物力而完成的目标、行为等,相当于或蕴含着计划。邓小平92年南巡讲话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了科学的概括定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一书中对此又有进一步的具体阐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上,运用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手段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时计划多一点,市场少一点;有时市场多一点,计划少一点。无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如何,二者结合的程度怎样,它们终归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不应看作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上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但是,经济学界对蕴含社会计划在内,同时具有社会计划与市场两方面的市场经济,又有如是共识:市场经济基本上是有效的,但还不是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人类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鉴上述,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经济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主要矛盾,当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而经济问题又可分为计划与市场两方面,而任何社会阶段又都需要计划与市场,计划与市场具有共需永存性,而必蕴含计划在内,同时具有计划与市场的市场经济又还不是资源的最好配置方式,那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呢?突破究竟在哪儿?怎样才算突破有别呢?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必当具有的本质要求——最可能好地配置资源?实际上,真正的突破区别,或最可能好地配置资源,当是也只能是“怎样的计划、怎样的市场”,或“计划与市场观念的更新”。具体地讲是:计划与市场均当充分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或原则要求充分引入的基础上。

二、社会主义计划(更新观念的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 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计划与传统意义的计划是不同的,它是指社会充分直接掌握人力物力等资源,且在基本重大的生产、建设和重要行业等方面,能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直接、大规模、严格地统一组织调用人力物力而迅速、顺畅、圆满地实施完成(一般不再通过货币而间接完成)的一种经济社会制度。

传统社会中,各经济活动单位及个人是通过在相互间的经济活动中取得货币而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而在社会主义计划制度下,其范畴内的经济活动不通过货币而直接进行,则相关的各经济活动单位及个人不再可能在相互间的经济活动中取得赖以生存发展的货币。此时,相关人力物力的运用调配不通过货币直接进行,并不是不给具体劳动者货币报酬,而是说货币报酬不再在相互间的经济活动中取得,而由社会统一给予。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克服其范畴内所有相邻经济活动间的各种货币类的阻碍、限制、不利作用,为充分发挥事物的内在产出潜能、实现极佳极合理态创造基础条件。此时,社会给予劳动者的货币量要充分着重体现人力物力投入量、产品劳务产出量、投入产出效益。

需要说明,社会主义计划范畴内的生产建设等,从发挥内在产出潜能、服务全局的角度考虑,追求的当是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而非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是指实际人力物力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是以最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投入产生最可能多的物力劳务产出的经济行为。追求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可实现以一定量人力物力投入产生最最多的物力劳务,或者说产生一定的物力劳务所需人力物力投入量最少。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是指货币投入与货币收益的效益,是以最可能少的货币投入产生最可能多的货币产出的经济行为。需特别说明,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与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并不一致,往往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很高时,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并不高;同样,往往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很高时,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也并不一定高。鉴上述,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与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必须从概念、理论、特征及运用上明确区分开来。就社会整体及计划范畴内的生产建设等而言,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相对于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而言更具实际意义。就具体运用而言,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主要当适用于社会计划范畴内的基本重大的生产、建设、发展目标和重要行业等方面,或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的方面;经济货币投入产出效益主要适用于面向市场的生产服务、新生类物力劳务的发展壮大及国家间的经济交往等方面。需特别说明,社会主义计划范畴内,确实做好实物性投入产出效益,必须在所属人员的货币报酬上充分着重体现人力物力投入量(劳动消耗),产品劳务产出量,投入产出效益。

该计划制度有着如下广泛优越性、可能性(具体论证略):(1)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并保证按计划进行。(2)可对经济、社会进行总量控制,如总人口、经济总量、建设规模等。(3)对经济结构、比例、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4)可充分掌握人力物力资源,并集中相关人力物力保证与公众直接相关的基本类需求的优先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众利益倾斜原则;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项目的优先发展,从而有益人力物力在全社会的合理分布配置,有益充分体现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5)社会充分掌握支配人力物力资源及相关劳动者的货币分配,可有效地克服、缓解市场经济中无法根本解决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和地区间的悬殊差距。(6)能够充分克服或缓解许多行业人力物力资本大量闲置,服务、产出潜能远不能发挥的问题;能够实现按绝对需求为准进行生产,从而有效克服市场经济下生产突升突降的不利状况,保持生产的相对稳定。(7)有利于提高人力物力效率,有利于实现社会总节约。(8)它有利于增加人类直接实益;(9)无益、少益、有害、得不偿失类需求不列入社会发展计划或少做计划,从而使其们的滋长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遏制。(10)通过大量调用人力、物力并密切协作,能够使为实践所证实了的有益而且成熟的新生类物力、劳务大规模发展起来。(11)制定出社会的稳恒态、适宜态,并通过人力物力的调用、控制、调整,最终促成实现。(12)通过大规模调用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保护、改善、建设生态环境。(13)个人缺乏积极性难能发展起来的生产、活动,在社会计划下可大规模发展起来。 (14) (15)……

社会主义计划制度还是全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先决、必要、基础条件。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计划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全员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论证略)

三、社会主义市场(更新观念的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 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是同社会主义计划制度并存的,是指计划范畴之外的经济活动中全面继承发展市场经济有益面的一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能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几前年并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即充分说明其有着大量的无可替代的优越一面。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计划优越性的同时,必须继承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益一面。

社会主义市场制度的实现形式可有三种:一、沿袭现行的市场经济模式;二、社会主义货币关系适度引入的市场制度;三、社会主义货币关系充分引入的市场制度。沿袭现行的市场经济模式,优点是有利于国内面向市场的经济活动和国家间经济交往的连续性、稳定性,有利于继承市场经济的有益面;缺点是不利充分克服市场的不益面。沿袭现行的市场经济模式是现阶段的模式和选择。经典社会主义者认为货币在共产主义会完全走向消亡。这一论断走了极端,是不确的,但其趋势不能完全否认,货币及其关系走向既充分保留又充分克服的趋势必会成为一般事实。从此考虑,在条件允许时当实行社会主义货币关系适度引入的市场制度;在条件充分时当实行社会主义货币关系充分引入的市场制度。货币关系是指货币折旧、货币利息、货币税收、货币租金等。

传统市场经济的有益面是通过追求货币利益及货币投入产出效益来实现的。同样,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下也要通过追求货币、追求货币投入产出效益来实现市场经济的有益面。需要说明,市场经济中,货币投入产出效益高、货币总收入大时,实际人力物力的投入产出效益和物力劳务总产出量并不一定都高,而是有些产业高,有些产业不高。对于货币效益高、货币总收入大,实际物力劳务的产出效益和总产出量也大的产业而言,可充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对于货币效益高、货币总收入大,而实际物力劳务的产出效益和总产出量却不大的产业而言,当充分舍弃市场制度,采用追求实际人力物力的投入产出效益和物力劳务总产出量的社会主义计划制度)。从适用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主要适用于货币效益高、货币总收入大,物力劳务的产出效益和总产出量也高的领域,(社会主义计划制度主要适用于物力劳务的产出效益和总产出量不高的领域),具体讲,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主要适用于面向市场的生产服务、新生类物力劳务的发展壮大及国家间的经济交往等方面。需要说明,社会主义计划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只有区分开来、同时并用,才能各取所长、互补不足,从社会整体上实现实物性物力劳务的产出效益和总产出量的最大化。需特别说明,社会主义市场范畴内,确实做好货币投入产出效益和货币总收入,必须在所属人员的货币报酬上充分着重体现货币投入量(劳动消耗),货币收益量,货币投入产出效益等。

注释1:所述难免有不妥处,有待继续丰富发展完善。

注释2:所述新计划制度并新市场制度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经济制度思想相当于一种地区层次上的一国两制制度,即一区两制制度。

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8 15:4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8 16:25: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