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57 5
2009-03-14

袁岳

公共视野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说保增长与保民生非常热闹,但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内在矛盾。所以,信心固然要热烈表达,但在具体的政策举措上却不能避开这类两难。试举几例如下:

两难一:刺激中高收入消费与支持低收入者生活。目前相对而言,社会舆论与政策重点放在让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社会群体获得更好的保障支持上,对鼓励真正有可能消费的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相对着力较弱,而消费不能启动则保障政策很难持续,但如不在困难时期多注意民生政策,政府部门又必为民众所诟病。

两难二:强调消费信心与增强投资信心。目前加强消费者对国家整体经济信心和收入信心方面着力较多,但实际上消费信心与消费者对大众投资的信心有密切关系,而如今推动投资回暖方面的措施尚欠力道。

两难三:保障就业机会与保障劳动者福利。一个高门槛的《劳动合同法》在前,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后,现在是保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劳动保障条件相对较低,还是坚持劳动保障的高调门不降,或者像有些地方政府实际操作的那样,实际保障措施调软。

两难四:完成教育目标与训练职业人才。是维持一个继续与职业市场脱离的计划式教育体系,还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有效地满足职业市场的需求,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部门知道自己供应的底数,却不了解市场的底数,这样的人才加工模式所导致的库存积压灾难还只是开始。

两难五:立法量大与执行疲软。如今的一些立法,是在缺少法律门槛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算计的情况下的关门做法,它与执行机制中的变形与老套一起发力,使得像食品卫生与医疗改革这类工作越来越多地陷于方案之争,而难有真正的实效。“写作班子式”立法与政策制定模式,在这类问题上越来越显示出无能。

两难六:房市的有底与无底。目前,消费者依然期待房价再降,但如果持续降又不符合他们的购房动机,因为所有购房者又期待房价能涨,连自住房者都希望房子升值。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推出在即,但大部分符合保障房条件者又担心房价还是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而且他们对廉租房的热情不是很高。

两难七:刺激经济中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保障就业的核心在于中小企业,而刺激经济方案的直接效应更有利于大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人们已经普遍担心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口号下新一轮强势的国进民退。

中国的公共政策已经进入到一个利益集团立场分歧的时代,任何具体政策主张与选择都很难得到民众一致的拥护。了解更多利益群体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表达、谈判与辩论机制,以形成相对接受度较高的妥协性政策方案。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政策选择模式。关门写作、系统自定、专业取向、文字游戏式的做法。已经很难避开为多数人抱怨的局面了。而两会热闹是有了,但在把热闹组织成合适的、系统的利益集团对话与政策选择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14 08:32:00
中国已经步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4 09:04:00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多挣钱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4 09:23:00
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几乎不会受到经济的影响,他们的消费需求弹性很小,反观低收入者则较大,所以政府的立足点应是加大扶持力度,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4 10:04:00

近观这几年,中国GDP的增长,效果之一就是富人更富,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金融危机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保增长,保民生的矛盾愈加显现,也应该更好选择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4 10:53:00

我倒想问问楼上的 那些. 你知道经济低迷期间,消费波动最厉害的是什么人群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