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部分内容:
金融保护主义:内涵、影响与政策应对
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已经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不少国家陷入衰退。为了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对实体经济部门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救市举措,以挽救金融部门,并缓解危机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冲击。
但是,欧洲和美国政府动用大量资金为本国银行注资,但对于外国银行却采取“善意的忽视”;同时,在一些政府在救援本国金融机构时要求它们要暂离海外市场,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本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阻止外国资本进入本国金融市场,尤其对于股权投资采取一定程度的抵制态度。一些政府对金融资本流动的双向限制就成为了金融保护主义。
以前,金融保护主义特指新兴市场公司在试图取得发达市场公司战略性股权时面临的壁垒(摩根士丹利,2007)。 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发达国家采取更进一步的重商主义保护措施,“买本国货、用本国人、救本国机构”,保护主义从传统的贸易领域向贸易、金融领域渗透。金融保护主义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救市工具,但是金融保护主义将直接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的双向受阻,从而可能失去“全球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