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18 3
2009-03-16
《财经》杂志特约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为了解决需求疲软问题,中国政府必须刺激居民消费,以抵消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降低房地产购买成本,以消化眼下的存量房屋。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便不能重现高速增长。信心并不是中国家庭消费相对疲软的原因,事实上,收入低、财富积累少才是真正的肇因。
  在他看来,最迅速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将持有的上市国企股份分配给民众。这对消费而言,必将产生强大的短期效应。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企业经营利润提高、股票增值,消费者的有效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支撑,带动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谢国忠说,中国经济疲软的根源,在于出口下滑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前者是全球信贷泡沫破裂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使得生产活动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各国央行容忍资产泡沫的存在,使得西方消费者能够享有资产泡沫带来的好处,维持既往的生活方式,而无视工资状况能否支持这样的消费水平。随着泡沫的破裂,他们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的需求,也减少至与其工资水平相匹配的程度。
  他重复了他一贯的观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在许多城市,每平方米均价约等于或高于月平均工资的3倍,而建筑开工总量相当于目前房屋存量的三分之一。高房价和高建筑量并存的现象,必将不可持续。2008年前那种强劲的购房需求只是一个泡沫现象,原因在于消费者预计房价将进一步走高,试图赶在房价高不可及之前,及早买房、锁定风险。
  他对比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情况。他说,总体而言,中国并不存在高杠杆率的问题,尤其是家庭部门没有太多债务。这就是为什么当中国扩张流动性时全球如此瞩目的原因。中国拥有将流动性转化为需求的潜力。然而,中国家庭部门跟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妨碍了流动性向有效需求转换。
  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当前的流动性来源于高额的贸易顺差。中国央行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发行央票以对冲贸易盈余。目前,流动性都集中在银行体系当中,而银行以接受贴现票据的形式,将部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由于以这种形式获得的贷款的利率都相当低,国有企业可以将资金存起来而不用担心成本问题,甚至有时候还小有获利。这在会计上会导致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
  然而,这样的贷款在短期内不会转化为需求。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难题。例如,钢铁企业大约有30%的产能过剩;造船业面临大量的违约订单,如果不是大多数,至少许多家造船厂将面临破产风险。中国的供给方产能大量过剩,积压了太多库存,如果银行借款援助它们继续生产,只能让它们越陷越深。增加贷款并不能推动经济复苏。
  对政府项目放贷可以增加有效需求。财政刺激项目具有乘数效应,银行贷款可以放大这一效果。今年,中国政府编制了近1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预算赤字(约占2009年预计GDP的3%)。这一刺激政策将稳定经济,但不会推动其重返高速增长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16 16:34:00

学习学习,确实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6 16:52:00

我个人认为:利润可以分享,但企股份分配给民众.股份是国家的,国家通过减少税收,按照股份分得利益作为税收,这样比分给股份要好的多,

因为分股份增加成本而且不能保证一些腐败.不分股份,但是要修改现在的税收法,大意如下:如果这些股份可以分给民众的,民众有监督权利,如果该公司利润不能分红,则民众须交纳这部分分红的税收.这样可以减低成本和减少腐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9 10:32:00

更快、更有效、且可行、也应该的是直接提高单位小时的工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