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两会的话题,两会的热点,两会的焦点……老生常谈,假期,该怎么安排才算合情合理,才算得民心,才算促经济。
2007年11月9日—15日国家旅游局和相关部门征求民意,将假期调整方案公布于:取消五一长假,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一天,春节从除夕开始,这一轰轰烈烈的消息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引起了不同反响。虽然人民网的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网友持反对意见,但最终还是取消了。今天,离取消五一长假才仅仅过了一个年头,中国遇上了金融危机,我们要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我们要稳定经济,保八增长,于是,政协委员们又纷纷热议,着眼于促进就业、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是否该恢复五一长假呢?更有甚者还有其他“妙招”:每周工作日减少至四天,春节从除夕应该放到元宵节。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家是要有国家的政策,任何事情也都会有它的利也会有它的弊。当初国家旅游局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集思,决定取消五一长假,用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节日代替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把握这一政策的实施就完全有利于缓解客流高峰、有利于发展经济,或今天所说的阻碍了人民的休息权,以消费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不足取的,打着当下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大旗更是让人困惑。但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是想朝着一个更有利化的方向发展。虽说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政策刚刚推出不久,就要走回头路,这难免给人留下决策轻率的话柄。然而,利弊总是在对比中才能看得清楚,如果一项政策确实有利于经济、有利于民生,那么走回头路又何妨?况且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走回头路就意味着顺乎国情、顺应民意,两相比较,轻重自然见分晓。在探讨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民意,作出符合理性的选择。今天,重庆已正式向国家旅游局提出恢复五一长假的申请,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重庆市政府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本参考,通过假期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广东省也已启动相关探索:今年1月20日,广东省拟通过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试点,鼓励企业把带薪休假放在“五一”或者“五一”附近实施,以拉动旅游及相关消费。按照广东计划,其试点范围还将扩大到其他城市和传统假日。
第二,今天,金融危机,相关政策的调整,节假日或将拥有了,我们会在假期做什么呢?旅游休息就无一例外的是普遍的安排。那么要旅游,就要住,就要吃,就要行,就要玩,住,能够带动酒店业;吃,能够带动餐饮业;行,可以带动交通业;玩,可以带动零售业等等,能够对扩大内需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而且,旅游服务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这对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假期变短,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另外,从五一的天气、人们出游的愿望、消费人数和规模等各方面多年的数据来看,五一黄金周是我国旅游业最旺盛的一个黄金周。如果算上吃、住、行、邮、购物等各个上下游行业,旅游业能够间接带动100多个行业的增长和就业。人们出游的宗旨就是行的方便,住的舒服,玩的舒畅,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那还等什么呢。这不也正是当前局势下我们的策略的目的吗?
因此,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认为,恢复五一长假,调节更加合乎实际情况的黄金假期制度,站在劳动者权益与意愿的角度上权衡利弊,站在当前经济发展的缺口上,假日制度的宗旨才能切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