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的中国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42i433533p2.html塞尔维亚的中国人
——谁代表着海外华人的形象?
从来没有想到聪明的浙江人居然把一个村子都搬到塞尔维亚来了!在贝尔格莱德中国商城,在诺维萨德,甚至在乡村小镇,中国人虽然总数不多,却集中在一个行业,即商业批发与零售业中。更为奇特的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来自浙江青田村。
这些商人往往是亲戚邻里互相帮带而走向塞尔维亚的,有些甚至是全家都到塞尔维亚经商,有次在诺维萨德市与一个老太太聊天,她说她现在是在帮她女儿打理一家商店,她的大儿子却在另一个城市NIS经营一家商店,她小儿子则在乡村镇上守着一家门面过日子。她说现在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但总比在国内强,并打算长期生活在该国。
在与这些中国商人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很低,几乎小学都没有毕业,看着他们操着几句简单的塞语与顾客交谈,看着他们那简陋的住所和随便对付的一日三餐,我心里涌出一种复杂的感情:就是他们,中国的农民,把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中国货物运到塞尔维亚并通过零售卖给塞国人民,他们没有很多知识,只是凭着力气朴素地经营着他们的买卖,过着一种日复一日和简单生活,同时,他们也是塞尔维亚人接触最多的中国人。
我不知道其他国家是否也有类似现象,但在塞尔维亚正是这些农民勇敢地走出去了,他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从一个侧面了解着中国。
我在诺维萨德认识了一个对中国充满兴趣的塞国高中生,我一边教他中文,一边带给他一些有关中国的资讯,该学生最初就是跟着中国商城里的中国商人学说中文的,为了表示感谢,该学生送给中国商人一件礼物,可是,有一天该学生对我说,他看见他送出的实物正被那个中国商人摆在货架上标价出售。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顿时感觉非常尴尬,也许该商人并没有想到过礼物是不能用钱衡量的,然而他的无心却在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的心中留下永远难以忘记的记忆。
此时,耳旁又响起大使馆陈老师的话: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是的,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塞尔维亚人认识到还有另外一些中国人,他们并不从事商业活动,但他们代表着更广泛的中国人的形象。
[此贴子已经被闲的发霉于2009-3-24 15:42: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