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曾荫权(Donald Tsang)应当懂得有时沉默是金的道理。
但周二他却无视这一真理,表示香港在很久远的未来的某个时候可以考虑港元与人民币挂钩。
曾荫权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要在近期内改变货币发行局制度,这一制度是香港26年来的货币政策的基石。
他也不应该有这个意思。
港元与美元挂钩给香港带来了好处。这一机制令香港与美国的商业贸易得以顺畅,而美国是香港的重大贸易伙伴,同时还给中国最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带来了可预测性和流动性,帮助中国公司筹集数百亿美元推动自身发展。而具备可预测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也帮助香港更好地经受住了全球经济低迷的考验,
同时,如果人民币不能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港元与人民币挂钩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而人民币距离完全自由兑换还十分遥远。
曾荫权发表这番言论正值美中关系面临尴尬时刻。中国总理温家宝上周公开警告华盛顿不要以不负责任的财政措施削弱美元资产的价值。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也呼吁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
曾荫权的话并非迎合国内民众,而更像是要热心地回答一个普通的问题:在香港,许多居民都同时有港元和人民币存款,预测港元将来与谁挂钩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游戏。
但如果香港官员想避免外界对他们的意图和港元进行不受欢迎的投机,他们在公共场合说这种话就很危险。他们也知道这一点。
像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Joseph Yam),他在掌管金管局的16年中一直坚定主张港元与美元挂钩。
不过,预计任志刚将于今年退休。虽然由何人接任尚未确定,但已有人在猜测继任者是否会如任志刚一样坚持与美元挂钩的立场。作为任志刚的顶头上司,曾荫权在当前这个时候为这类猜测增添可信度可不是个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