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326 1
2009-03-26

亲和≠无能

埃米·卡迪(Amy J.C. Cuddy,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

人类出于进化的需要,时常要做出有关生存安全的考量和决定。比如每次遇见陌生人,我们就会本能地思考这两个问题:此人对我有何意图?他是否有能力达其所图?

由于我们没有能力迅速判定他人的真正本性,所以有时难免会得出错误答案,根据假想的标准来衡量他人“行为意图”的强弱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简单地说,就是揣摩对方的“亲和力”和“能力”。最近的一项心理研究调查了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数千人,结果显示,上述思维方式非常普遍。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对他人亲和力和能力的评判结果决定了我们是否愿意与对方交往,以及如何交往:我们喜欢帮助我们认为“亲和”的人,而拒绝那些“冷漠”的人;我们希望与我们认为“有能力”的人合作,而忽略那些“无能”的人。

然而,我们在评判他人亲和力和能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种族、性别和民族偏见的影响。因此,在决定哪些人该相信或怀疑、该维护或抨击、该聘用或解雇的时候,我们往往依据的是错误信息。

近几年来,我与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和彼得·格利克(Peter Glick)在十几篇学术论文中阐述了亲和力/能力模型(warmth/competence model),并据此对大量行为做出了解释。例如,人们为何对老人抱有好感却缺乏尊重(因为人们认为老人虽然亲和,却没有多少能力)。而流行的心理学“成见观”——即人们就是喜欢“同类”,而不喜欢“异类”——却对这类态度解释不通。

对管理者而言,错误的亲和力/能力判断会让他们错信不可靠的下属,低估潜在的重要人际关系,并削弱公司在建设高效团队、选择有利时机,以及留任优秀员工方面的能力。例如,人们对做母亲的员工和对老人一样存在长期偏见,认为她们的能力不及其他员工(尽管更为亲和),所以她们往往难受重用,也难获高薪。

我们以及他人的研究还得出了另一个重要结论,即人们往往把亲和力和能力看作是两个对立面,如果一方较强,另一方就势必较弱。(“她人太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26 09:32:00
楼主的帖子发的太分散了!谢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