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9-4-15 14:17:00
“我们可以自己印美金吗,不可以;我们拿人民币到美国去调换美金可以吗,也不可以;那这么多的美金是怎样变出来的呢,显然是从国内用人民币变出来的。那这人民币从哪里来的呢,就是说,是不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呢,不是,因为我们的财政还有赤字,就是说我国的财政收入还不够花。那么,显然这些变美金的人民币肯定是从印钞机里印出来的。”


这里学生想请教下,国内是直接用原材料生产的,然后变成最终的消费品,出口到国外;然后再是换成外汇,接着这部分外汇再转换成人民币的形式;这里我个人理解成是先有外汇,才转换为人民币的;想请问是不是这样一个先后顺序?

加入这部分外汇继续从国家的手里转换到老百姓手里,那不是意味着原来1元价值的原材料最终出现了2元的人民币?(这里且不考虑利润)

学生才疏学浅,也不是正规学经济学的,所以提问若有可笑之处,还请前辈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3 09:4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4 11:13:00

戚华建先生,你的文章我先预订了,要在我的版块发表,行吗?我觉得你先不要做复杂的数学模型,应该先从方向上进一步研究,你要是没空的话,可不可以找个学生来帮你写一些东西?关键是速度,理论研究也要快。要不人家做在前面,你的研究就成了浪费的了。

另:雷建炎先生说的有点片面和表面,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历史原因,但现在更多的可能是经济的原因,因为这当中有大的经济利益,值得深入研究,他们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自做多情,咎由自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19:42:00

陈伟先生,感谢您的关注,放在你版块发表完全行。过几天吧,我先思路整理一下。

顺感谢雷先生的支持!从雷先生这里我也得到了很多营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0 21:03:00
这个问题应该加快研究,因为,这次金融海啸正好是做出一些改变的好时机啊,研究也要快人一步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 10:39:00
考虑问题过于局部性  经济活动是整体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 11:0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2 00:51:00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LZ所关注的问题确实存在(整个国家资源或者福利的流失),但是如果加入政治等因素的话,也不难解释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2 15:55:00
这其实是战时共产主义的产物,但直到今天还存在的话,可能就不这么简单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更多的是有人知道也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加以说明或公开,应该说有这种可能性,楼主以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09:24:00

唉, LZ废话了那么半天不就说明了一个“输入型通胀” 的过程吗? 这个事“地球人都知道”呀, 但是, 央行的人不傻, 没看到央行发行特别票据对冲了很多印出来的人民币了吗? 谈到票据的利息, 也不必开动印刷机来支付, 用美元买的国债5%的利息, 付票据的利息足够。

经济问题讨论, 说清楚一个局部的经济活动不难 (这也是有那么多持不同意见的经济学家的原因, 因为很多人都在从一个局部经济活动中得出结论, 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 我们就没看到有那么多持不同意见的物理学家!), 难的是能把所有相关因素综合在一起掂量出一个结论, 从一个经济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可靠。

我觉得经济学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 要有一种能把所有因素量化起来放在一个锅里考虑的工具, 或者, 如果这个工具没办法开发, 可以转而研究其不确定性, 就像物理学中的“薛定谔方程”: 告诉你概率波以及电子云, 而不是告诉你精确地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9:45: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15:39:00

唉, LZ废话了那么半天不就说明了一个“输入型通胀” 的过程吗? 这个事“地球人都知道”呀, 但是, 央行的人不傻, 没看到央行发行特别票据对冲了很多印出来的人民币了吗? 谈到票据的利息, 也不必开动印刷机来支付, 用美元买的国债5%的利息, 付票据的利息足够。
==============

dp536 我看你才在讲废话。“央行发行特别票据对冲”,我问你,央行发行的特别票据(一般期限几个月或半年)后,这些“特别票据”都到哪里去了?你说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2 21:42:00
但我觉得央行的专家们一定研究的很深入,对于中国的外汇管制政策。他们是故意不说,只做不说!建华先生应该对此搜集些信息。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01:11:00

学生在这里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我国对外虽说是浮动汇率,但很明显政府的手在那里有意识的适当控制者人民币比价,就是不清楚一般来说政府都是通过些什么手段来控制调节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09:21:00
以下是引用金融数学系在2009-5-23 1:11:00的发言:

学生在这里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我国对外虽说是浮动汇率,但很明显政府的手在那里有意识的适当控制者人民币比价,就是不清楚一般来说政府都是通过些什么手段来控制调节的呢?

是通过央行买卖外币(美元)来控制汇率的。比如,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价是1:682,假设市场上汇率美元跌价到1:6,那么央行就按1:682的价格大量买进美元,于是市场汇率就会马上升到1:682;再假设市场人民币贬值到1:7,那么央行就大量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那么市场美元就会跌价,人民币就会涨价,直到市场美元跟人民币汇率到达控制价1:682为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3 10:5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9 12:20:22
dp536 我看你才在讲废话。“央行发行特别票据对冲”,我问你,央行发行的特别票据(一般期限几个月或半年)后,这些“特别票据”都到哪里去了?你说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94190
===============================================================
LZ写了那么长篇的帖子,不会不知道央行的特别票据(央票)到期之后又马上发行了新的一轮央票吧?用多个短期央票来长期吸收流动性,这就是央行的手段。 LZ千万别以为央行的人都是傻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 12:52:17
我觉得,好像就是讲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另外,我想楼主所说的持续性的现象在于:
1.央行控制汇率的变动:基础货币的变化将会导致汇率的变化,因此央行必须将汇率固定
2.央行控制通货膨胀:保持国内物价的稳定以便于进一步出口
在上述两个条件下,保持持续性的外贸顺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 10:07:35
呵呵呵呵 分析得很时刻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09:00:33
还不错顶一个,我决的那么多外汇换成肯定是通胀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00:09:18
可一个大国的GDP拉动不靠出口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19:49:50
那120块 是流给老百姓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如果是这样,中国早就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19:52:00
看了大家的意见,学习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21:03:33
虽然对经济学一点都不懂··
但是楼主的分析似乎有问题:“因为社会上原料(牛)只能够做20双皮鞋,现在出口了10双,已知现在社会上只剩下了10双皮鞋;又已知在时间T3社会上流通着240元人民币,所以
240÷10=24   (1)?
答1:出口后的社会上皮鞋的可能价格是24元/双。”
首先,且不说如果改种资源真的只够做20双皮鞋的时候,价格会出现怎样的上涨,(一定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场面),因为此时鞋子早就不是一般商品,一定会成为20双代表世界顶级地位,象征的宝藏, 你还用一般商品的道理来理解,实在不应该。 你觉得此时人们的心理上还会把鞋子当成需求物吗?
这时候所有的需求都不是有效需求了,因为鞋子已经不是“鞋子”了,它本身的内涵就已经变化了。
那么按照楼主的理想状态, 价格按照楼主的设定来走,这15美金块回来之后,因为张三的美金是不可以取出来直接用的,(这是国家外汇管制),那么张三如果需要人民币的话,的确是需要国家来提供,由于货币一定要流动才能起到本身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所以银行的钱不可能是死的,一定要流动才行,但是如果都流通的话,那有人来取钱,它就给不了现金,(那一定会引起恐慌,失去信用,那就只能倒闭了),所以必须有个准备金在那里,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银行是不需要加印钞票来给张三的,楼主的意思也许是这钱是利用资源出口换回来的,是属于额外的钱,为了这额外的钱,银行必须多印人民币是吧。 这有道理,但是有几个原因使得正常情况下,楼主所预想的事情不会发生,
我们先问下自己:张三会把所有的钱都取出来吗? 取出来他干嘛呢?如果他所在的行业利润率够高,那么他会继续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当然也可以做善事全部捐出去,或者没事做烧着烤火)··假设他全部用来投资,那么也就间接加快了投资建设,(等于为将来更活跃的经济活动准备好了平台而已)期间这120的货币全部用来投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因为要买新机械(机械设计,制造业),新厂房(水泥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人才(教育业,当然这个方面咱们是很失败的)。。。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什么呢? 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产能增加是副产品),然后可以循环了·而这循环,代表的就是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产生了利润,而且也导致单位劳动量所能代表的产品量增加,种类增加。(所谓社会分工,技术革新,机械更新的最终目的不过如此。)然后张三赚更多的美金,重复投资(理想状态,因为现在中国的制造业的确是出于危机中)。这时候,我们的外汇是在增加的,国内的人民币虽然在增加,但是由于是用于了投资,而出来的产品能够被使用掉,所以没有出现产品滞销得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张三拿着钱不投资而去买很多白菜大米之类,囤积生活必需品造成该种商品认为不足,从而造成短期通胀的局面。
制造业危机所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表现在于制造业资金没有好好呆在自己该呆的行业里生产自己该生产的产品而到处乱窜,乱窜到的行业(一定要有不错的利润率)通货膨胀(因为需求毕竟就那么多),而该行业目前恰好是楼市跟股市(所有国家的命脉),而如果这两个板块发生了任何严重的问题,那么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就指日可待了。释放出来的资金将会无处可去,本身的商品由于突然凭空多出来的资金而变得(被膨胀)。。。

再说膨胀的表象是 某个区域内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 流通中的货币比劳动量所能提供的商品量要多的多,导致过多的货币区追逐少量的商品。。。
全国性的通货膨胀一定伴随着全国性的商品匮乏,而且一定不会是奢侈品或者高档商品的匮乏,一定得是必需品的匮乏才行。
这时候就出现了刚才说的情况,全国只有20双鞋的时候,全国的有效需求都不是有效需求了。




至于楼主以后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了。


(现在的一本书比以前涨价10倍,一个感冒没有100多元治不下来,普通工人一辈子买不起房子……不奇怪了吧)  楼主没经历过朱镕基时代吗? 那时候的改变你觉得是什么?  咱们通货膨胀了? 咱们工人的工资终于过千了,比以前的几十翻那么多倍,是因为我们货币贬值太多了????
楼主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本书比以前涨价10倍)
跟制度不公平(一个感冒没有100多元治不下来,普通工人一辈子买不起房子
)所造成的现象混合起来理解。。。。有故意误导之嫌。



以上观点纯属虚构,纯粹为了观点的碰撞所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21:38:44
问题貌似很严重,而且我也承认这种模式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我想指出如下几点:
    1.目前,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当前的人口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城市化水平也很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来说是当前的最优选择。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可以消化我国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2.出口货物的原材料不一定非得由我国提供。就世界整体而言,总需要有一部分人为另外一部分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不管是实物还是服务,这是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进步的体现。不管是哪一部分人,或是哪一个国家的人负责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都是需要消耗资源,但也不是非得完全消耗自己国家的资源直至耗尽为止,也不是消耗完了就一定再也不能生产了。当前我国出口的很多商品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比如说出口的衣服需要的化纤或是棉花,绝大部分是进口的,出口钢材的原材料—铁矿石,大部分也是进口的。通过经济贸易来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功能。也许你觉得我国当前出口的东西都很廉价,附加值不够高,觉得这很亏,但要知道从总体而言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还不是很高,而且产业转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否则,设想一下,如果今晚政府突然下令把所有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都关门,我国那么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劳动者明天干什么啊。
    3.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以前不采用强制结汇的方式,使人民币自由兑换,很容易出现受到外国金融资本的攻击。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余波未了,我们怎能轻易就忘掉东南亚那么多国家血的代价。
    即便是最近些年的通货膨胀,在我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还没有出现一个国家长期是经济快速增长,但物价却一直下降的。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适当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当前我国房价上涨过快,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中供给跟不上需求。
    楼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觉得分析有些偏激。我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3:16:17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不能把外汇储备发给大家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12:52:02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3 10:49:29
说的好像有道理,而且很可怕!中国的外汇总是增持美国国债,买它资源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7:24:33
好的很,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9:01:27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4-6 20:41
以下是引用wxj0308507在2009-4-6 15:47:00的发言:  还有很关键:就是一般国家在买入外国资产扩大的货币供给的同时,也会卖出相应的国内资产收回相应的流动性!以控制货币供给! 如果真象您所说,发出相应的人民币,且还让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这就是扩大货币供给的的操作方法之一!你的这个观点是被误导的,因为从印刷机出来的货币是0价值。0价值的货币——交换——物品和劳务,实质就是掠夺。所谓的“扩大货币供给”实质就是扩大掠夺。
在现有的结汇制度下,人民币的产生目的是为了换回企业相应的美元,并不是根据根据货币供给的需求产生的,但是我觉得央行做出货币供给的决策是应该会考虑到这些因为换汇需要产生的人民币在市场上的流通的,这样就可以在需要扩大货币供给时减少真实的货币供给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3 09:45:58
有道理!但表述能简洁点更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7862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