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458 9
2009-03-29

在中国,所谓的学者无非是政府的御用文人。发表文章首先要问的就是你写的文章意义在什么?这种意义,无非就是政策意义,而并不是理论意义。

翻开中国的顶尖经济学杂志,实证的文章,计量的文章几乎占到了90%强。真的有这个必要吗?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是无法做计量研究的,因为很多数据是根本无法统计的。而且中国的统计方法一些人为的非人为的因素导致统计数据很多是不准确的?个人觉得计量只是一种辅助作用,计量就是为了说明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是我们的杂志连《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之类的杂志竟然也全是实证计量?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实在是太落后了。中国的经济学教授博导嘛真正擅长国外那种数学模型推导的实在是太少了。很多学者估计连如何求导数也不知道。数学虽然不是万能的,毕竟是能最少引起歧义的语言。可是大多数学者是纯正的文科背景,你让他们如何使用数学模型呢?所以顶尖杂志的编辑们不认为中国的学者真的能自己研究出模型来。而事实情况也这是这样,很多模型无非就是借鉴外国的某一篇文章而成的。而实证和计量无论如何也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做的。这就是我个人认为杂志都偏好这一方面的原因。

而在中国另一种现象就是关系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发文章有时候有关系你就能发表,没有关系除非你有很强的实力你才能有点成就。可是关系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行政人员往往比纯学者更容易有关系,而行政人员真的有那么多时间做学术吗?不过不要紧,他们有权利,就有权利利用别人的成果。这更是悲哀。

发了这么多牢骚,我还是将继续我的学术之路。这就是我的悲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9 22:49: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29 22:52:00
呵呵 你要是数学玩的纯熟 直接投稿国外期刊 当然英语要好 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2:23:00

你说的这些,很多人都有同感,可是要看到趋势,这就是所谓前进中的问题,虽然感觉慢了一拍,但总算是开始追了。我认为只要在思想上意识到了,那么很多问题总会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09:20:00
说到底要liberty and democrac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09:40:00
有数据支持比光说要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 10:10:00
在中国搞学术是为了钱钱,为了名利双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