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5 0
2009-03-30

中国提升话语权有多大底气,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还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型.

 沈明高指出,在国际社会拥有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标志。不过,尽管快速上升的经济为中国争取了发言权,但中国话语权的底气仍然不足。

  沈明高认为,中国发言是否有人听,或者听了之后是否当真,形成对国际政策实实在在的推动力量,还有很大的距离。

  中国话语权底气不足的一个例子是,一方面中国担心美元贬值和通胀风险,批评美联储政策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另一方面还在增持美国国债,后者的行动显示,前者的担心和批评是那么地微弱。

  类似地,中国一方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持续地依赖于出口的增加,也不是一个可信的威慑。只要中国经济不能相对独立于外部需求,一些国家就有可能利用贸易保护主义作为跟中国谈判的筹码,中国的利益就有可能被这些国家所挟持,因为即使爆发贸易战,中国也没有能力真正对其进行报复,除非“杀敌八百,伤己一千”。

  沈明高认为,中国提升话语权的底气来自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根本转变,并推动经济从外需驱动向内需启动转型。“只有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底气。”

沈明高进一步解释称,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迈向市场经济的上半场,那么转型就是下半场。转型的开始,不但可以提振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也会改变全球对中国经济走向的预期,改变中国话语权的语境。

如果中国转向以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增长,汇率改革和国内其他投入品(如利率、大宗商品)价格的改革也就顺理成章了,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购买力,降低进口成本,增强消费实力。当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引擎,人民币国际化水到渠成,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候选货币之一。

  在此基础之上,内需可以逐渐替代外需,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再举足轻重,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很可能已经是天花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减少,就可以有选择地减持美国国债或其他外汇资产,构成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实实在在的制约。结果,美国利率的提升将加快“去杠杆化”的进程,推动全球经济更加平衡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