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几点意见
第一:楼主不能以M2的指标,作为衡量物价或者国家货币投放的依据。M2是拿来看投资的,各个年份的波动较大,很大程度是受政策面影响。
第二:货币投放、GDP、银行利率、企业赢利能力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利率最低,企业平均收益率要高于贷款利率,而GDP要高于企业的平均收益率,而货币投放要高于GDP的增长,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企业平均收益率要高于贷款利率很容易理解。
GDP要高于企业的平均收益率,也不难理解,因为企业的平均收益只是企业创造的财富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财富被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拿走了。
货币投放要高于GDP的增长,这个一般的人都不理解,但是这是一个事实,你读一下央行近十年的基础数据就知道了。我们这里的货币投放是指M1,这个东西各年份波动不大,而且对物价的反映最准确。
货币投放高于GDP的增长,这个原因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所以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中国的真实财富的增长,要高于国家统计部门核定出来的GDP数字。
之所以会这样,那就是GDP是通过总收入法算出来的,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三大块。但是除了这三大块,我们还有一部分没有算进去,那就是央行发行人民币,买入美元,这个是不在GDP统计之中的,也就是说除了GDP分掉的国家财富,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最终变成了美元资产或存款,也分掉了一块国家财富。
所以有人说,中国的外汇存款不能分,因为这是央行的借款,这样的话完全不可信,不是错话,就是谎话。
第三:那就是基于上述理由,人民币虽然发行量长期高于GDP的增长,但是并不会因此引起通货膨胀,我们的CPI年增长也仅仅是几个百分点,这是产业调整的结果,根本就不存在通胀。
最近论坛里有个文章,是美国的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写的,说的是如果人民币不是和大量的美国外债捆在一起的话,那么中国实际上是通货紧缩的,大意如此,很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