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49 23
2009-04-03

建言:是旗帜鲜明地称谓“社会主义中国”的时候了

当年,邓公创造“中国特色”一词不知是何深意?或许是对时处困境中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标新立异,从而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中国新时代吧!“千秋功过任评说”,历史终将“盖棺定论”。

然而,一个勿容置疑的事实是,“中国特色”一词确给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了麻烦,这或许是邓公当年始料未及的吧!

因为“中国特色”一词具有一种奇怪的属性:它没有固定的内涵。所以,它表现出了两面性:民族的悠悠赤子中华魂们,用它为国民谋福祉;然而,当今更多的披着中国人皮、没有心肝或长着西方心肝的高叫“思想无限解放”者们,老是拿它做文章,将其内涵无限外延,千方百计制造——“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神话!

告慰邓公:我们已经彻底否定了“左”的社会主义道路,您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今已经欣欣向荣、根深叶茂。而您所创造的“中国特色”一词,不仅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它还遗祸当今,您的一些不孝子孙老是拿它“干歪事”,因此,它应当“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了。

再告邓公:我们现在是恢复“社会主义中国”的本来面目、旗帜鲜明地称谓“社会主义中国”的时候了,您说是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2506-1-1.html&star=4#19506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4 12:02:00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但要称社会主义中国可能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要达到生产力非常发达,物质非常丰富的时候才可以称真正是社会主义国家了。

因为只有那时候,人们才能摆脱对物质的低层次追求,而将需要定在更高的层次上(可参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类);只有在那时,才能基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在那时,人们才不会为了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对有限的物质财富你争我夺,才会想追求社会的安宁和心灵的安宁。

如果马克思在世,他一定会说:社会主义已经在欧美实现了,但中国还要再努力些。

打出一个旗号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做到还要更努力些,更有勇气些。中国的改革并没有完成。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随着现实发展不断修正制度,这不像印度等其他发展中等国家,预先套用某些发达国家的制度,然后等着现实基础逐步发展能逐步缩小与这些制度的差距。中国的改革因此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对领导者的政治智慧和能力要求也是最高的。中国的发展在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13:52:00
富裕能不能够没有贫穷作对比而单独存在? 如果不能,那么"共同富裕"就是乌托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13:53:00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但要称社会主义中国可能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要达到生产力非常发达,物质非常丰富的时候才可以称真正是社会主义国家
了。

这些论调,实际上就是否定人类为解放作出的任何努力。资本制即血汗工厂的存在条件就是:工具机-蒸汽机。既然人类现存生产力早已超越了其存在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就以各种形式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它首先表现在工人阶级为保护自己利益的的工会活动中,再表现为无产阶级的所实现的公有制运动中。前者使资本主义现存社会进入了生活资料社会主义的体制中,后者虽然暂时失败,它必将以重新的,科学的运动形式再现。

打开《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节,你就会看到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所作的著名科学结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第831-832页)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人类社会主义的时代巨轮,已经历过渡战争160年。这期间,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从生活资料的角度,缓和了劳资关系的对立,提升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其本质极端体现的狭隘民族主义形式,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从生产资料的角度,虽然进行了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建设三大运动,给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指导思想上,即在对上述《资本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论的认识上,还是停留在(列宁的哥哥蒙难而致的)列宁“悬案”(《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53页),和毛泽东“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7-829页)的盲然状态中。就是说,人们迄今还不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共同占有”指的是什么?不理解赖以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怎样的形式。撇开其未能成为社会主义实践主题的原因、所至的挫折及人类社会可能的不测后果不说,其科学含义是怎样的呢?

摘自拙稿:从《宣言》等著述看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结论。

重建个人所有权,实现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联合生产的人类真正民主制而奋斗!

在官僚资本制和重建新个人所有制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这只能是绝不使一方满意、使劳资双方都满意,而强力发展每个人生产力,强力保障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国家共产主义工人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17:51:00
以下是引用无知求知在2009-4-4 13:52:00的发言:
富裕能不能够没有贫穷作对比而单独存在? 如果不能,那么"共同富裕"就是乌托邦. 

共同富裕的定义是什么,我不是这个专业也没去查这个资料。个人觉得应该有两点,一是基尼系数比较低(具体低到什么程度,好象有个参考标准);二是平均生活水平较高,大家基本摆脱了物质的束缚,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而不是主要从这个工作收入的高低来考虑。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在价值上还是比较一元化的以追求财富为主,在选择工作时,主要标准还是考虑工作收入,其次才是兴趣和自我价值追求,至少我是这样。我们追求富裕,说明我们还不富裕。而如果当一个社会大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再是一元化的物质财富,而是多元化的个人价值的实现,选择工作时,工作收入不再是主要考虑,那这个社会应当是达到了共同富裕,或者,还一个特征,当一个社会的各种志愿者组织大量出现,志愿者的队伍日益壮大时。

你相信我们的社会有一天也能摆脱一元化的价值观吗,我们中大多数人也会成为志愿者将一些时间奉献给社会需要吗?如果有这一天,这不可能是因为我们某一天突然受了宇宙辐射,道德共同进化了,而是因为我们“共同富裕”了。在那时,“共同富裕”这个词是会作为历史范畴消失的,但不是因为它不现实,而是因为它变成了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4 18:55:00

以上朋友们的观点都有见第,但未弄清我发主贴的本意。

在当今,为了防止一些人老拿“中国特色”做文章,千方百计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我们必须抛弃“中国特色”的概念,旗帜鲜明地称谓“社会主义中国”,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欢迎朋友们发表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