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实际上是利大于弊的,
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渠道角度,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口号在流通领域被祭为王道,家电下乡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渠道是至关重要的,家电企业的产品能在一二级领域通畅的流通,不仅得益于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还要仰仗于连锁大鳄成熟的商业模式,遗憾的是这二者在广阔的农村市场都不具备,而家电下乡为家电流通渠道的拓宽和深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使得家电企业的产品能更加贴近农村消费者,继而得到销量的提升。
其次,从宏观经济角度,根据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以赤字为代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消费,家电下乡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目前经济危机日渐加深的情况下,以出口导向为主、贸易依存度达到70%多的中国,面临着外需急剧下降,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所以能否有效的刺激消费成为政府的一项难题,其中刺激广大农民的消费更是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就是基于此点,才提出了家电下乡的政策。
最后,从单个企业角度,举个实际的例子,新飞,河南新乡的一个家电企业,受惠于家电下乡这一政策,销量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仅冰柜在去年8月底就销出了近30万台,企业效益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
题中观点:“但是这一政策,会否延缓一些本来就该破产被淘汰企业的苟延残喘时间,使得优秀企业难以扩大规模,市场集中度难以提高,最后影响到产品升级,拖累整个家电企业行业。”
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家电下乡”仍旧存在企业竞争的问题,在竞争中仍然是优秀企业淘汰落后企业的,就好比一块蛋糕,优秀企业跟落后企业分得的比例是固定的,家电下乡只不过是把这块蛋糕变得更大些,优秀企业获得的利润整体上是提升的,开发出广大农村这一潜在市场对于优秀企业做大做强是十分有帮助的。
题中观点:同时,家电下乡这一政策又有多少实质性意义,这么多年来,早就有很多家家电企业开始开拓农村市场,现在又提出一个新的口号“家电下乡”,不就是换汤不换药,而且家电作为一种耐用品的存在,即使家电企业价格下调到一定程度,也不一定就能促使农民更换电视,洗衣机等等···
家电下乡,农民能够获得13%的政府补贴,这是一向非常有实质性的政策,因为很多农民基于贪得便宜的念头惠赐激起其潜在的购买欲望,对市场的扩大是十分有帮助的。
快熄灯了,就写这么多了,希望管理员看到能给加分,额可是查了不少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