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zzscsj(龙之珠)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失业率达25%,工业产能相对过剩,处于半停产状态,美国国民经济下滑了20%以上。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始于美国全国性地资本投机行为。在投机遭受重大损失后,参与投机的银行破产,严重亏损,连带银行储蓄者资产遭受损失。由于损失、破产地普遍性,使得较大部分人的支付能力下降或者负债,社会需求总量骤减,原有的供需平衡被破坏,经济发生倒退。银行、个人被债务困扰已形成全国性问题。在罗斯福执政前,美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经济,又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并由此带来各进口国相应提高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经济流通受阻,更加剧了经济衰退。罗斯福新政主要是通过基础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增加国民的福利保障,增加社会购买力。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货币投放,用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减轻债务人的压力。基建投入客观上符合国民经济未来发展地需要,而国民的福利保障,客观地符合了国家安定和社会购买力的需要,符合国民经济计划、规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科学。毕竟,放大了的投机亏损要比实体经济积累或发展要快得多。美国银行体系,在1929年后的二十年中,才逐渐得以恢复。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投放货币救市,是美国金融危机条件下救市的必由之路。由于美国银行、保险、企业体系庞大、牵涉面广,如发生倒闭、破产,那美国的金融体系必将崩溃。国民经济运行也因失去金融系统支撑而有中断地危险。后果不堪设想。从奥巴马对AIG高管高薪酬的无奈也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银行、保险、企业的救助是身不由已的事情。美联储出资购买有毒资产,是为了保证银行、企业的流通性。银行业由于遭受资产损失和实体经济衰退地双重打击,自身难保。美联储注资主要是保障银行、企业的流动性,是迫于无奈之举。在美联储的货币投放中,有3000亿美元是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主要目的是为使国债价格不至下跌。否则美国国债持有者——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一旦发现国债因美元贬值而国债利益受损,很可能采用抛售国债并不再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一旦此事发生,美国的国债发行依赖,将受到全球美元持有者的打击,用美国的力量救美国,将更加困难重重。此次奥巴马政府救市,主要是疲于应付银行、企业流动性不足,用大量美元稀释债务。由于基建和福利保障的健全,美国拉动内需的方式犹如隔靴搔痒,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美元必将长久投放,最终要解决银行、企业的流动性,但大量投放,必然造成美元贬值,对实体经济运行有严重危害。由于美国投资、投机者在投机领域遭受重创,实体经济运行又受美元贬值威胁,投资不成和投机不敢,将长期困扰着美国普通消费者。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将是美联储救市政策的市场特定反应。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