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09-4-13 15:52:00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反思,如何约束审稿人的职业道德,真的是个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7:02:00
这可真的是个问题哦!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7:53:00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8:09:00
这个现象太普遍了,短时间是没有办法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8:11:00
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8:23:00
想起来还是很恐怖的,像我这样的小人物,真的不敢投稿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18:28:00
值得考虑啊,真的是个问题啊!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20:2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21:28:00
   应该会有改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08:27:00
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08:57:00
关键还是要看审稿人的素质了,如果他/她不本着学术至上的精神,你就算是公开评审他/她也有一万个理由枪毙你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21:02: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22:13:00

这种问题我觉得不是要求素质能解决的,必须要能做出一个机制设计,希望坛子上的高手老研究下,聂兄不知有什么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4 22:18:00

约束这样的事情,要靠齐心协力,要靠明确的政策规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01:3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4-8 8:0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聂辉华在2009-4-7 10:50:00的发言:S君怀疑,自己的文章被审稿人“挪用”了

S君是否向杂志社举报?

作为弱势的一方

我想大部分都不会去举报吧

至于问题,就我看的一些核心且口碑比较好的期刊。不管是不是匿名审稿,好像很少有是硕士研究生在没有以导师作为合作作者写的?如果有,那个大学也是非常出名的。

难道说硕士研究生有非常非常低的几率写出一篇能在质量比较好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那么,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呢?

匿名审稿真的匿名了吗?还是只是匿了名字?

或者说,在经过编辑的处理的时候,它匿名了吗?

[em04]

见识肤浅,如果有说错的,请见谅。


sfhsky  金钱 +20  奖励谢谢您的参与 2009-4-15 11:1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0:21:00

最好的方法是,精简杂志数量,提高文章质量,少制造些文字垃圾。质量第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3:11:00

别国也有 中国更具特色嘛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6:35:00

从上而下的信用缺失

没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6:38:00

十分支持!!我自己认为的好文章总是被毙,我总是担心是不是也被人用了.反正杂志那么多,被用了自己怎么可能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7:10:00
以下是引用xmok77在2009-4-8 16:05:00的发言:

1)。除了对精心选择审稿人,以使其道德水准整体提高,似乎没有其他有效方法。

2)。我曾经设想,如果审稿人本身够牛,本人就是该领域牛文章很多的人,抄袭投稿人的概率应该就会降低吧

3)。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历史长,应该会成熟些吧,我觉得如果可能尽量往外头投稿吧。而且很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费用也太高

1  比如lz ,我们当然希望他能是所有杂志的匿审,但他也只能做几个一级期刊的匿审。我想参与发言的,应该不是每个都能投这类的期刊;

2  领域指的是,具体方向还是具体研究呢?譬如公司金融和盈余操纵的关系。有时候他是这个方向的牛人,而这篇文章刚好给他一个启迪。我们因为假设他是牛人,所以认为他毙了这篇文章,而用这篇文章的思路写出一个更好的文章,那算不算道德问题呢?另外,还是跟第一个问题一样,会亲历亲为,小心谨慎的牛人审稿人,数量有多少?

3 大部分人,应该还是停留在国内投稿的阶段吧?另外,我觉得这个建议就是,国内的期刊不好,大家都不要投国内了?或者说,我们都不要办国内期刊。这跟讨论的初衷似乎有点违背。

个人觉得,匿审应该请国内在某个方向做得比较好的年青的博士、博士后、讲师。

这样有几个好处,1 是资源丰富;2 他们相对更认真;3 谁都知道博士论文基本上是一个学者学术生涯中最优秀的,那么他更有资格;4 激励程度更高

 

[em04]

不对之处,敬请原谅。

[em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6 08:58:00
working paper或许是避免此类事情的一个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6 09:43:00

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6 13:42:00

我的同学发篇cssci的文章,总编说是应经通过审查,但需要近一万的版面费啊。

现在我连发文章的欲望都没啦!!

中国就是这个样子!!大家都是不好过,

但我反问一句:这是谁造成的呢,千万别告诉我 这是制度的原因啊

那样不是等于白说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17:27:00
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19:19:00

而且听老师说,很多的审稿都是由研究生替代

而且在知名杂志的审稿过程 中,对学校,知名度等界定非常的严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7 21:16:00

working paper或许是避免此类事情的一个办法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62&replyid=34522&id=440062&page=1&skin=0&Star=9

working paper 现在在中国问题更大,复旦一个老师把自己的working paper 挂在网上,有人将它下下来,改了个名字就拿去发表了。可想而知,没有约束机制后,以后大家都不敢挂working paper了。

审稿人这个有几分类似,光靠道德约束效果太有限了。尤其对一些名气并不那么大的学者(大牌学者也只是道德成本高点而已)。

个人认为,中国急需建立一种严格的学术惩罚机制——一旦能够查出谁剽窃、造假,就让他在学界呆不下去。这是解决这一揽子问题的根基。否则,光“发表的论文比working paper慢个半年什么的”,就足够把一国学术水平往下拖一截。更不用说其他问题。

另外,刚才那位仁兄说的,“留个底稿做为后来核对的证据”不错,可以使整个事情可以追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8 14:20:00
小聂老师说的对!
建议,匿名审稿流程和信息透明化!

[em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21:03:00
如果还没公开发表出来,还找不到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22:15:00

我觉得这也有聂老师你们的不对

因为连我们这种小人物都会举报一稿多投之类的学术舞弊

你们其实有这个实力和证据去追究这种无耻抄袭行为。

如果到了这个自由人大经济论坛,聂老师还是对无耻抄袭者及涉及到的杂志有所保留跟掩护的话,这更让我们这种小人物人人自危,更加敢怒不敢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4 18:51:59
最好的方法是,精简杂志数量,提高文章质量,少制造些文字垃圾。质量第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29050

最根本问题是,国家垄断了刊号,杂志数量不增加,好杂志很难增加,好杂志数量不增加就改变不了“权威杂志”的垄断状况,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中国的期刊跟美国一样好杂志无数,由于竞争压力,每个杂志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