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203 90
2009-04-07

http://doctornie.blog.sohu.com/113878612.html

一年半以前,同行S君将自己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投递给《XX经济理论》,但是杳无音信。一年半之后,S君突然在另一个刊物上发现了一篇内容非常相似的文章。这篇发表的文章与S君的论文除了表述略有差异之外,思路、主要内容都高度雷同。经查,该文作者是四川某大学的教授,也是《XX经济理论》的审稿人。S君怀疑,自己的文章被审稿人“挪用”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除了这类事情,审稿人对稿件久拖不决也成为令作者头疼的问题。现在,中国号称实行匿名审稿的经济类杂志大约有50本。问题是,是否存在足够多的、合格的匿名审稿人呢?当审稿人数量不够而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时,学术界该如何约束审稿人呢?

我自己是《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南开经济研究》等著名经济学刊物的匿名审稿人。每次审稿都战战兢兢,按时交货,生怕耽误了人家的前程。作为一名年轻但“资深的”的审稿人,我愿意与杂志社和学界同仁一起探讨如何改善审稿制度。匿名审稿制度的引入,是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衷心希望这一力量持续、深入地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的进步。

×××××××

这不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相信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大家是否有好的建议来改进这一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8 11:05: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7 11:06:00
支持,应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如何逐步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7 11:08:00

那个审稿人太黑了,不过好像很难避免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7 11:27:00

~~~~~~~~~~~

如果是审稿人一直拖着呢?

不知道杂志社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7 16:32:00
很有同感,希望审稿人都有高素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7 16:33:00
很有同感,希望审稿人都有高素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