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 C】
考C用了三次。
第一次考试,复习用了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是全天复习C,ASM只刷了一遍。现在想想,那时候时间那么充裕,什么烦心事都没有,自己却没好好珍惜。尽管每天都去图书馆看Manuel,但是心里却是怎么也静不下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考试,果然没有通过。C的内容那么多,只看一遍怎么够呢。对内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做题目要看运气,遇到简单的能做出来,略微难一点点就毫无头绪。其实这种状态就是对内容没有充分理解,而自己却自以为看懂了。好可笑。
第二次考试,复习用了一两周吧。这一次正巧赶上校园招聘,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找工作上,并没有拿出时间来好好复习C。又想到第一次考试已经5分,所以天真的认为自己只要再多看一点点就可以了。于是我真的只看了credibility和model construction那部分。复习过程中掺杂着赶论文、找工作,所以这次复习没有用心,最后没有通过也是意料之中。
第三次考试,复习用了一个月。这次虽然不是全天复习,但是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Manuel。看完了才发现,原来credibility并不仅仅是个计算方法,它的出现是有原理的。了解了它为什么出现,才彻底明白了后面的四种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什么Bulman那个方法只计算mean和variance就可以而Bayes就要连着分布都算出来,为什么non-parametric的公式里的u v a是新的计算方法却要用Bulman相同的字母表示,等等。真正明白了Manuel里的内容,就发现做题的时候不管题目怎么变自己都好像能抽丝剥茧一样抽出题目的本质,用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解出答案。这种感觉就像回到自己初中还是优等生的时候,能看透背后出题人心思的感觉。尽管这次考试题目做的很爽,但是我也在反思为什么之前读Manuel没有读明白,明明自己也的确一字不落的看了一遍。除掉心浮气躁这个因素,我想还有一点就是读书不能只读一遍。坦白讲我并不是很聪明的学霸,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不高不低的学生。所以想要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只能多读多刷,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三次考试的复习,我算是看了三遍Manuel,只是这三遍的时间和金钱代价太高。真心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复习一定静下心来多读几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