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686 38
2009-04-08
 最近有些学者说美国的经济会继续下滑,欧洲的经济也会继续下滑,日本将更加严重,而中国的经济将会在探底后反弹。我请各位用膝盖想一想,中国是一个如此国际化的国家,我们和欧美以及日本的关系积极向上,而且往来如此之密切,他们的经济会继续下滑,我们怎么可能反弹呢?是不是感觉有点过好了呢?


  我要给各位几个数字, 小布什提列了7000亿美金,奥巴马提列了8190亿美金,而财政部长盖特纳提出了2万亿的救市计划,我们最近收集了一大堆资料显示美国的后续计划还有8.7万亿美金,把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就有11万亿美金之多,可以想象其数额之大。11万亿美金的意思就是说全世界69亿人口每个人可以从美国得到1797美元,这个钱可以完全的把美国所有住房贷款买回来,可是还是不够。


  有人可能觉的无法想象,我们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可能都不够呢?甚至除了小布什总统7000亿当中的144亿几乎忽略不计之外,其它的全投向了金融,奥巴马提列的资金与盖特纳提出的救市资金基本上也都投资在金融,后面的8.7万亿基本上也投资在金融,可以这么说95%的资金都投在金融上。美国的失业率从去年的12月份开始是7.6%左右,到今年二月份是8.1%,逐月攀升,而失业人口已经不是银行等金融体系了, 金融体系的失业人口目前比例非常低,大部分是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可是竟然发现十几万亿的救市资金当中用到制造、建筑和一般服务业的几乎没有,金融业是所有援助计划的主要目标。原因是什么?


  需求是唯一的


  美国政府95%的资金之所以不投资在与就业相关的像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原因,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人认为制造业救不了。我估计美国政府包括美国经济学家,他们会同意我这一句话,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系统出来的博士,我们念一样的经济学,考一样的试,做一样的习题。在他们的想法当中,他们认为制造业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需求是唯一的,其它都不是问题,只要需求没有了,制造业必死,救不活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只花了144亿救助一家制造业,也就是美国汽车业,而其它的各种制造业全部不管。当然我们不要说赞同美国这个做法,我们也不要反对他的做法,我只是按他的逻辑思维判断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问题,按思路倒回来说不定会对我们国家的产业振兴方案有一个不同的参考意义。


  为什么需求是唯一的?不救制造业那你在做什么?他们把95%的钱用在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2860亿用于减税,我相信未来还会增加,我可以把这个轮廓说给大家听, 那就是美国政府希望减税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来挽救美国经济,而他们认为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唯一问题就是需求下降,这是解决不了的,因此直接帮助这几个行业是无济于事的。请想一下, 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只救助他的金融行业,只给老百姓退税,就不能帮助他们的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等呢?这个过程我认为值得我们探讨。我这么做个解释,从08年10月开始正式进入第一波金融海啸,09年的1月2月开始进入了第二波金融海啸,我把大家带入到08年的10月份去看看需求是怎么下降的,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08年的11月12号和当月的25号召开了两次重大记者会,重大到全世界除了我们以外都在看的地步,我相信我们内地媒体可能都没有转播,在11月12号的记者会上说过,小布什总统所提列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他们准备拿出部分资金来刺激消费,因为美国第三季度的GDP下降0.5%,而其原因是消费下跌3.2%,媒体问他出了什么事,保尔森说两个星期后再招开记者会。所以到了11月25号保尔森第二次召开记者会,他说他们计划把小布什时代所提列的7000亿美金可能考虑提高到八千亿美金,而拿其中的一千亿美金借给投资人来刺激消费,因为美国人的消费在这个阶段被冻结住了。

 


  刺激消费要借钱给投资人,而消费出现问题的原因是被冻结住了,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而真正的玄机就在这个话里。美国的消费市场叫做泡沫消费,只要是借钱来从事的消费统统叫泡沫消费。美国人特别喜欢借钱,比如买汽车就是110%的贷款,多的10%就是把保险一起贷掉了。因此美国家庭由于从事泡沫消费,美国家庭负债比率占GDP95%,而中国是一个有优良传统美德的国家,我们是不喜欢借钱的,我们家庭负债比率占GDP的比重只有美国人的七分之一也就是13%。因此美国的银行与中国的银行不同点就在这里。中国的银行借钱给你买汽车之后,它就是坐吃利息,美国银行透过衍生性的金融工具做中介把债权卖出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金融性衍生工具这么重要,没有它的话银行就玩不转,没有它的话就不可能从事泡沫消费。泡沫消费从去年的11月开始,根据保尔森的意思是被冻结了,而这个变动就是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出口,所以在10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还高达19%,9月份的时候高达30%,而到了11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首次为负的2.2%,到了12月份负2.8%,原因就是美国人的消费泡沫暴破了。要刺激美国人泡沫消费的本质问题就一定要让银行能够生存,银行是不能倒闭的。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人只要这三个都在,就有可能使的美国的泡沫消费恢复,只要其中一个死了,那就是全玩完了。因此美国政府拿出这么多钱去救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人,目的就是要确保泡沫消费的三大环节都不出问题,只有在他们都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泡沫消费才可以恢复。而泡沫消费恢复之后,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的失业就可以立刻得到解决,只要美国的泡沫消费恢复我们就恢复。我演讲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在这个时候很激动的问,在这个时刻我们出口制造业应该做些什么?我说了四个字:束手无策。因为这一切要看美国政府上十万亿的钱能不能有效的刺激美国人的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8 14:49:00
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16:28:00
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主要是直接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内需,这是不长久的啊。至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下乡”之类的,我没具体了解国家的补贴政策,不过我感觉这是在掏农民口袋的钱在救经济的。到时医改应该关注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16:47:00
建议文字少一点,我觉得美国救市最主要的考量是像股票,债券这一类的收入占美国家庭收入的比例很大,与中国家庭收入来源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17:33:00

原来是是郎教授,果然是高论,我下面就着他的观点再深入讨论一下

在中国,我们的银行的年存款利息,大约是5%以下

在美国,平均来说和这个水平差不多,比这个水平可能略高一点

于是我们得出来个结论,在美国的投资回报率要比中国略高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得出来一个推理结论,那就是在美国,它的财富的增长速度要比中国快

如果这就是你的结论的话,那么很遗憾,你答错了

很明显,我们中国的GDP增长,近十年来一直都保持在10%的高速增长,而实际财富增长比这个数字更高

而美国最好的年份,也不会超过3%,往往都是零增长,这个具体的数字可以再察查证一下.在美国,人均工资几乎二十年都没什么变化,它的人口增长也有限,国家财富能增长到哪里去呢?

所以我们说,美国投资收益率,在整个社会这个水平是很低的,由于受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制造业近年来也大幅度的萎缩,所以美国的财富不可能大幅度增长

那么美国这么高的存款利息不是真的吗?是真的,存款也是真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么多的存款不是留给企业的,不是留给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而是留给银行的,正如郎教授在文中说过的

和中国情况正相反,中国的银行的钱是提供给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而美国的银行钱是提供给个人的,中国的存款作用是扶持生产,而美国的存款实际上是来支持消费,即贷款消费

我们从利息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利息是什么,马克思说过,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本质就是剥削,一个人创造的财富,你本人只能拿走一部分,其余的做为利息被你的老板拿走了,当然利息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我们这里不去区分利息和利润的差别.

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

一个中国老板,每年都剥削雇员的10%劳动,那么我们认为他的利润就是10%,只要这个老板每年都把利润做为投入,他的财富就会以10%的速度增长,今年他有能力支付一百个人的工资,明年就有能力支付110个人的工资

但是在美国,你就做不到了,你虽然挣到钱了,但是美国的人口是充分就业的,你明年是雇不来那么多人的

但是美国的老板一样要剥削你的劳动,也和中国老板一样,剥削你的10%的劳动,怎么办呢?借钱给你,你今年还不上,没关系,以后你慢慢还

所以美国的经济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是借贷经济,是提前消费、贷款消费,它的本质就是要保证一定的资本收益率,保证这么一种剥削制度

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资本家都没有能力得到事实上的报尝,因为社会提供不了足够的财富,他只能是把收益寄托在未来,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停止的循环

所以中国对美的投资,在美国的二万亿美元,事实上是拿不回来的,它只能停留在账面上,只能是一种数字游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9 10:59: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8 17:5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