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时,涉及金额较大、流程相对比较复杂;二手房交易方多为个人,买卖双方缺乏防范风险经验,容易产生纠纷。在上海二手房买卖环节中,究竟有哪些常见“陷阱”?
房屋权属暗藏玄机
一张产证上可能会有几个共有人,在实际交易时,有个别卖房者收取卖房定金,却未获得产权共有人的同意,导致交易不能进行、也不愿意退还定金。
房屋信息或存“陷阱”
网络时代信息量非常大,真假房源信息充斥其中;一套房源在不同的门店有不同的价格,给市场带来干扰;房屋的债权债务问题,尤其一些明显低于上海二手房市场价格的房源,可能暗藏债权债务纠纷。
违约责任不明确
虽然签订合同是格式条款,但是对于违约责任需要提前协商、约定好。部分买卖双方可能觉得由中介服务了,一些条款签订不够严密,轻信口头承诺或保证,还有些违约责任写的不严密或者不全。一旦发生违约,利益受损方维权相对比较困难。
贪小便宜带来大麻烦
以低房价避税,已经是上海二手房交易中的公开秘密。对于卖房者来说,网签备案的契约是房产和税务部门认可的,效力比双方私下约定的高。如果作低房价,交易中出现纠纷,卖房者只能按作低后的总价进行交易。同时,签订阴阳合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则属于偷税行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签订"阴阳"两份买卖合同也极易引起合同纠纷,导致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Shhuang44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