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948 56
2016-02-20


虽然各个学校都有保证录取公平性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录取中,有一定甚至比较大的弹性。

考虑以下思想试验:

两名学生,只能录取一人。

学生A毕业于铁岭学院这样的屌丝学院,初试分数很高,400+;学生B师出名门,初试分数压在线上,比如350.

复试(含面试)成绩假设两人相同。

那么A胜出。然而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B胜出。让B胜出的唯一办法是尽量拉低A的复试分数,这违规甚至违法。

若A胜出,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带这样的学生,除非A的确表现出优秀的一面。他们认为复试的效力不如第一学历效力。

各位说说,应该录取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0 14:42:17
表现差不多的情况下  录取B的可能性更大  尤其是本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0 16:01:05
如果无法准确甄别研究能力,那就只能统计性歧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0 16:08:53
应该主要看复试表现。当然前提是复试要尽可能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0 16:10:08
raku8731 发表于 2016-2-20 16:01
如果无法准确甄别研究能力,那就只能统计性歧视了。
这应该是常见的“合理”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0 16:12:12
文化经济 发表于 2016-2-20 16:08
应该主要看复试表现。当然前提是复试要尽可能科学。
在整个过程中,复试最能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短时间的复试和面试(学生数太多),很难提供太多有用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