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822 10
2014-08-11

科学评价人才应消除第一学历歧视
萧鸣政 曹伟晓

  目前我国的人才招聘分为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前者强调工作经验、社会资本与资源,后者则注重专业知识、学历证书。在这两种类别的人才招聘实践中,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均普遍存在,校园招聘中体现更为明显并且存在范围广泛。
  第一学历歧视问题对广大青年成才、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不利影响,不符合“人人皆可成才”的科学人才发展理念。无论是ZF、用人单位还是社会舆论都要真正树立“人人皆可成才”观念,让广大青年不因第一学历的差别受到影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更积极地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
第一学历歧视问题普遍存在
  第一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不是根据应聘人的实际水平与岗位实际需要、而是根据应聘者高考后获得的初次学历对于其目前拥有能力与水平影响的经验判断所做出的不合理限制或者评价行为。
  学历歧视存在于普通高校学历之间以及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之间。普通高校不但有本科与专科之分,而且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在重点之间也有排名先后之分。第一学历歧视分为专业歧视与类别歧视。专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漠视应聘者实际的素质水平,因为偏好某方面专业学历的作用而限制其他专业学历的不合理招聘行为。类别歧视一般发生自同一学历层次内部,偏好某种类型高校而排斥其他类型高校毕业生的不合理招聘行为。例如要求第一学历为“211”工程与“985”院校毕业的学生。
  近一段时间,笔者通过各大招聘门户网站进行搜索,获得了部分单位在人才招聘中对“第一学历”进行特别规定的相关资料。不难看出,人才招聘实践中第一学历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ZF部门/ 非ZF部门,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组织中,包括高校、国企、民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合资、外商独资/ 代表处;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招聘单位所在的城市既有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太原、哈尔滨、南昌等省会二线城市,甚至还有三线城市。
  从职位发布日期来看,4 月16 日教育部发布规定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 高校、211 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在这个日期后发布的招聘公告中,依旧包含985 高校、211 高校字样。从歧视性质中可以看到,既有阶梯歧视、类别歧视、专业歧视等单一歧视,也有类别+ 专业的复合歧视。更甚之,一些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三清团”,即本、硕、博均出自清华、北大等名校。在招聘资格中明确列出对第一学历要求,只是对第一学历歧视的一个表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招聘告示中没有明确有关第一学历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关于第一学历的歧视已经内化在很多招聘单位人才选择的潜规则中。
第一学历歧视侵害人才发展机会
  过分强调第一学历在人才招聘中的遴选作用,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失偏颇。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第一学历不代表最终的能力,而第一学历歧视则更是一种以孤立、静止、片面与割裂的观点看待人才问题,没有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应聘求职者,所以第一学历歧视危害性甚于“唯学历论”。既破坏了人才公平竞争的原则又违背于科学人才观,是对广大青年人才的一种不公平评价。
  首先,中国目前的国情表明,区域间学校教育资源的差别,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没有得到相对均衡协调配置,反而极大地凸显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差距,所以尽管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考试统一化,但是教育机会资源依然不平等,在相同的高考结果情况下,弱势群体考生的机会——以地域看就是人口大省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考生的机会被剥夺。所以看重第一学历,无疑挤压了甚至剥夺了求职者
  发展权利,这是不公平的,有悖于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1789 年法国《人权宣言》规定,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工作职务,除了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第一学历歧视直接侵害了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权利歧视是最严重的侵权,第一学历歧视是对于人才发展机会最大的侵害。原本处于学历弱势地位的求职者想要通过努力改变现状,但是第一学历在他们身上打上烙印,这部分人的努力不被承认,将人贴上差劲的标签和置于不平等的就业机会,恶化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环境,导致“马太效应”的出现。
  党的人才方针强调要以实践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设定职位招考表的时候,要求什么样的学历,要因部门和具体职位而异,否则是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更是侵害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
  其次,第一学历歧视不但会让毕业生丧失公平竞争的机会,更会使用人单位丧失选拔真正所需人才的机会。
  纵观古今中外政界、学术界、商界等领域,第一学历低但后来大有建树的人才比比皆是:近代的鲁迅、梁漱溟、王国维、华罗庚,现代的李嘉诚、马云等都是部分代表。
  其中梁漱溟先生最具代表。他是一位以研究哲学、佛学、东西文化著称的著名学者。但他的第一学历是顺天中学堂,相当于今天的专科。24 岁时,考北大,没考上。北大校长蔡元培看了梁漱溟的文章后说,梁漱溟当不了北大的学生,那就请他来当北大的教授吧。梁漱溟先生的成就,充分展示了蔡元培“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看重第一学历而看重真才实学的选用人才观。
  第三,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用人需求,盲目跟风,只招收和优先招收第一学历为211、985 院校的毕业生,会导致出现过度教育、过度用工的不合理现象,并不利于组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90所,其中211 工程高校共112 所,985 工程高校39 所。211、985 工程高校数量只占高校的4%,所以不根据岗位需求招聘人才,盲目追求学历的极致化,容易造成“人岗不匹配”。不仅会增加用人成本,造成大材小用,还会影响人力资源的稳定性。而人力资源来源的单一性,也会大大降低用人单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第四,第一学历歧视是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侵害,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破坏。我们反对第一学历歧视,但是尊重用人单位对于职员的择优录用权。强调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不能牺牲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区分是学历歧视还是用人单位行使择优录用权,标准在于用人单位确定的录用标准是否包含了与岗位内在需要无关联的条件,是根据应聘者实际素质水平还是依据第一学历的一种判断。
  第一学历歧视本质是一种不当排斥;过分强调第一学历,毫无道理的“一刀切”做法,是用人单位基于买方市场的强势所采取的一种破坏社会公平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对人的蔑视。程序不公平最后会导致实质不公,影响整个社会的正确人才观的形成,影响社会的人才评价和社会公平,影响当前中国国情下人才开发实践与创新国家的建设,进而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现。(作者单位:北京大学ZF管理学院)(信息来源:《中国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1 11:5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1 14:39:04
对第一学历追毛求疵也不是毫无道理,此处省略几个字,然后这样一来,其实是可以抬高门槛,以拦截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之类的滥竽充数者。当然,前提是他们也争抢那些需要真才实学的岗位,可惜这貌似不与现实相符耶,他们要做的乃是不上班都行但是享有极优厚的待遇和巨大的贪腐的机会收益。或者说,这个第一学历的要求,如果能推广到公务员招录等领域,就比较完美了。总之,面对这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说点啥比较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1 15:27:53
xx 发表于 2014-8-11 11:40
科学评价人才应消除第一学历歧视
萧鸣政 曹伟晓
  目前我国的人才招聘分为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前者强调 ...
因地制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1 15:5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1 15:5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