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320 2
2016-02-22

由于交换和分工的发展,货币从自然经济的内生货币转变为外生货币,即央行创造了基础债务,它需要还本付息,由此投资需求转变为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只有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又来自投资需求,因为期间有中间加工级产业的货币利润和工资储蓄的沉淀,导致消费需求小于初始投资,故宏观投资需求必然亏损,表现为存在大量的存货卖不出去,即普遍性的过剩,它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消费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调,后者也就是所谓结构性问题。

    为了保持再生产的继续进行,这些沉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借贷给初始投资者或消费者,也就是商行衍生债务,那么循环往复,必然形成大而不倒的僵尸企业与次贷危机。

    如果借给国家,那么将形成天量的国债,发生主权债务危机,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补偿,即政府亏损,为社会提供货币利润,分为美国式的养老医疗支出与中国式的政府投资。

    如果放任其自由竞争,那就是如古典、新古典、供给主义、劳动价值论所主张的,货币利润逐渐减少,企业不断地倒闭,直至完全崩溃,即大萧条。

    为此,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如吴敬琏式的反对投资,也不是如林毅夫的扩大投资,而是对投资进行价值补偿,即将最终需求单纯依赖消费需求,转变为消费需求与储备需求并重。

    储备需求分为两个层级,其一是央行以市场化方式购买准公共品,相当于对社会征收了铸币税,社会当然免费使用,这里的准公共品包括重大专利、勘探成果、清洁空气、污水净化、铁路与高速通行费,它是对传统储备方式的前延,以山河为仓、智力为库,实现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无限改进与增长,显著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其二是商业银行的储备基金,高抛低吸,反周期操作,目的是抑制投资资本的正反馈,保持经济的规模效应。

    储备需求是以市场化手段解决准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因为经济人都有搭便车的惯性;它同时解决了个人消费品市场的需求不足,将产能过剩转换为社会财富储备;还有,它使过剩资本有了货币利润补偿,不再炒作房地产、原油、外汇等,降低了生产生活成本,减少了货币超发,防止了滞胀,从间接投资转变为直接投资,从根源上消除了债务危机。

    有人以此认为可以取消税收,这是不可以的:

    其一:政府提供纯公共品,军事、外交、行政为社会服务,理应收税;

    其二:通过财产税、遗产税、资本累进所得税进行转移支付,以平抑两极分化;

    其三:政府和企业、居民准守一样的经济规则,恪守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不能有无限的经济权力;

    其四:储备需求发行的货币为增长货币,各经济体通过自己提供的商品与劳务获取所得,政府没有了赤字补偿的义务;

    其五:储备需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解决方案,它尤其适用于欧盟经济体,即欧央行通过储备需求释放增长货币,各国政府通过税收来获得自己的支出,以平衡预算为普遍原则,因此,减税不再是经常性的措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2 03:26:31
深夜深耕。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23 13:25:09
新宏观主义主张减税、减支、减赤字,变革央行货币发行方式,以增长货币购买准公共品,发展公益经济,也就是储备需求,实现消费需求与储备需求并重的最终需求格局,消除债务危机与滞胀,慰平经济周期,为超主权货币创造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