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07年2月爆出问题以来就关注金融危机,最初在参考消息上(大概07年2月份)看到一篇对性质判断恰当的文章,对金融危机的后果进行了充分估计。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此轻描淡写。中国大多知名学者都对危机估计过轻,相反,最初被专家认为不专业的宋鸿兵,被骂为卖国贼的谢国忠,倍受争议的郎咸平,却能给出更接近实际的答案。
前段时间温总理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坦诚最初对形式判断不充分,所以前些天成立了外界传说的“中国最高智库”。为何在最关键时刻专家学者集体判断失误,令人深思。是学术水平不够?故意轻描淡写?迷信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和制度?还是其它原因?
Chimerica的发明者弗格森的估计似乎很少得到专家的相应,因此一般老百姓并不知道。但他的估计大概是更真实的答案。
当明年通胀来临,需求却不景气(谁愿意消费呢?)。长期的滞胀可能无法避免。经济不景气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政治不稳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1 23:07:3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