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49 1
2005-09-14

2005-09-07 08:01:31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梁小民此前就节约型社会的一些问题在《新京报》撰文表示

,如果把节约型社会理解为抑制消费的社会,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梁小民说,节约型

社会与鼓励消费之间是不矛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有需求

,有购买,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才会有生产的不断发展。需求和消费是经济发

展的原动力。我们可以提倡不开耗油的排气量大的汽车,但如果消费者有钱,又喜欢

排气量大的汽车,也不能以节约型社会为借口横加干预。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

反对浪费资源又不能带来任何效用的做法。消除浪费可以用价格手段,但关键还是靠

自觉,培养全民节约资源的意识和习惯。梁小民指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

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不少人觉得美国人开排气量大的车,许多产品是一次性消费

,浪费得很,其实美国是一个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仅在于他们节约资源意识很强,

更重要的在于他们的资源利用率高,生产中极重视少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而在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下,人们生活虽然极为简朴,似乎谈不上“浪费”,但资源

配置严重失误,国营企业效率低下,这才是典型的浪费型社会。尽管这样的社会竭力

抑制消费,但却称不上节约型社会。我国单位CDP的能耗远远高于世界水平,消费

中的浪费与之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文章最后说,建立节约型社会不在于抑制消费,而

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建立这样的社会就是为了增加消费,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述评:由于资源紧缺,开始大力提倡“节约”,这本身就是市场逼迫的结果。梁

小民先生指“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节约型

社会与鼓励消费之间是不矛盾的”。仔细想来这不无道理。节约跟节俭有所不同,节

约的反义词是浪费,而节俭的反义词是奢侈。因此,我们提倡的是“节约型社会”,

而不是“节俭型社会”,节俭的概念适用于家庭和个人,也适用于政府。但对于整个

社会和市场来说,如果抑制消费,生产自然也就受到抑制,整个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节俭是一种品德,富裕者仍然也可能会节俭,并不直接地受经济制度的约束;而节约

就不同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须从制度着手,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节约型社会”

。因为,当浪费者没有遭到制度所规定的相应的惩罚时,人们就不会自觉地选择节约

。从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节约办法有两条:一是落实产权,产权不明晰,人

们就没有节约的积极性,所以公共资源是最容易被浪费而最难节约的;二是充分利用

价格杠杆,没有价格,也就没有节约。比如电力紧缺,就应该提高电价;石油紧缺,

就应该提高油价,节约自然也就在其中了。中国的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

一些发展中国家,原因就在于前面两条都落实得不好。在正常的制度约束下,如果做

一个统计比较,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节约,一定不如民营企业,而政府

和企业,又一定不如一般家庭和个人来得节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16 19:45:00
说到了市场经济的根本上了,产权,法律,相信制度学派的很多理论在中国有很倩丽的用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