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这是一个非财经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关于这场经济动荡的一点思考,难免有失偏颇,望各位不吝赐教。
从雷曼的倒下到五大投行业务的覆灭到各大金融机构的岌岌可危,从地产价格的下挫到次级按揭贷款的信用危机再到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缺,从虚拟经济崩塌到实体经济的持续恶化,失业率上升,消费疲软,从欧美蔓延到全球。这场经济动荡真可谓是眼花缭乱,魔术般地一夜之间世界金融市场沧海变桑田,数以万亿计的市值骤然蒸发,无数的资产搁浅。黄金,原油等期货市场也是大幅波动,让人难以捉摸。可以说是几乎全部的资本市场一致掉头向下或宽幅震荡。不禁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
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主流经济学范畴。很多疑点应该跳出复杂的原理来思考。我个人的感觉——这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将其纳入完全资本主义体系,将其控制者纳入富人俱乐部(当然,实现与否将看北京的表现。政治本位的中国正在经受寡头资本的冲击)。这是一个庞大而又隐秘的课题,本人将陆续展开,现仅将关于危机源头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叙述如下:
在我看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更像是一次爆破(人为的,可控的,带有目的性的)。
首先是美国的低利率(强调一下这个东西是人为制定的,没有人能保证美联储完全客观,理智地制定基准利率)。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前美国处在低利率时期。不符合贷款资格的人可以轻松地拿到购房贷款,从而产生风险,而后,风险就如同炸药般被收集。
其次是金融衍生品(按揭抵押债券,债务抵押债券)。这些东西的创新的最终目的我想绝不是用来帮助穷人改善居住条件的。也不能为他的生产者带来超额的利润,否则也不会流入公众投资领域。这些东西只会让风险转移,进行可控性分配,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能通过杠杆,增级等各种手段加强他的杀伤力。这些东西的一个确定性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推高了房产投机热。(当风险在公共投资领域堆积的时候,此时的地产大鳄们应该赚的盆满钵溢了吧)
第三是衍生品的交易。天才的金融家不可能不知道他创造出来的东西的威力。于是,在本次交易热潮中金融家门创造出一个叫“特殊目的载体”的东西。这是一个创造出来就是为了灭亡的东西。“转移”则是另一个合乎理性的化解方式。于是大量的衍生品卖给了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并且充斥于世界各地。最终,其中大部分流入民众资金的投资领域。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留在自己手里则令人费解。也许是失误,也许是意味深长的自我毁灭。反正不管如何,那些巨无霸们总是会有人来替他买单。其他的则没那么幸运了。此时,炸药已安装完毕。
最后是引爆阶段。美联储两年17次加息。持续提高基准利率的动作终于使房价下跌,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于是风险集中爆发。炸掉的远不仅是次级抵押贷款业务,涉及的金融机构也大伤元气。
这仅仅是最先出现问题的地产领域,若没有股票,债券,期货等等各个投资领域,各个国家地区的一个又一个的泡沫,爆炸场面应该没有如此壮观。
很难把这么宏伟的景象归为自然景观。但是为什要对经济进行这样一次爆破型拆除,其根源在于垄断资本的内在矛盾(生产过剩)。而现实情况下他们要进一步地开辟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危机后我听到的很多的声音是在呼吁中国救市,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中国似乎应该理所当然地站在世界的前台。
我不是不希望中国的强大,然而我不希望当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中国的强大已经和广大人民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