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6 5
2009-04-14
 三农问题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正是因为社会按地域化分为农村和城市,并施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才有了三农问题。如果将农民作为公民来看待,将农村作为人口稀少的居住地来看,将农业作为与其它产业同等重要的产业来看,三农问题就不会存在。因此当前的三农问题,可以被定位为社会发展问题。而农业问题,也因此可被看成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配置问题。农村问题,则是如何规划城市化的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国家公民的身份地位和权利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当前的三农问题就是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和谐的向工业,服务业转型过度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身份,地位和权利及其延伸问题导致的社会问题。

  把社会区分为农村和城市,就给生活在农村和城市里的人分别带上了不同身份的社会标签。城市人因此有了优越感,农村人的社会地位因此降低。城里人的工资没有多少人敢欠敢骗,农民工的工资就不欠白不欠。社会制度的这种以地域来划分社会成员身份的安排产生了社会性歧视,歧视最终成为普遍的社会事实。农村人接受这种现实,城市人很少意识到是在歧视。对待城市围墙内外的人,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方式,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命运模式,这就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本质。

  城市和农村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不同,导致两种地区的发展结果不同。城市原先还不就是一块地,如果加大农村的投入,农村就可以变成城市。政府收的税主要投向城市的基础建设,当然城市还是城市,农村就只能是农村。上海人喜欢拉人去外滩看浦东,北京人喜欢拉人去看CBD。什么时候去河南农村,当地老乡拉我去看纽约时,三农问题一定就解决了。想想当年的深圳,再看看今天的深圳,不是农村没有发展,而是不发展农村。

  如果你认为农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那就错了。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结果的是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农民和农村本身。将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城市里建设了各种基础设施,扶持城市里各种产业的发展,私人也被吸引积极参与投资。于是城市不断的扩张,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各种基础设施使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其实就在100年以前,现在的很多城市都是小村庄小城镇。只不过不断的建设吸引人员不断的聚集,才会有城市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户口政策限制农民的自由流动,农民向往城市但身份进不去,农民只能留在农村。即使到城市打工,由于制度所限,身份难以改变,命运就早已注定。如果你让农民自由选择居住的地方,他们会不离开那个缺少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的农村,搬到城镇里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吗?如果将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农村,农村发展了,农民还会往城市跑吗?

  农民是天生没文化,城市人也是天生没文化。但后来城市人怎样变得有文化有素质了呢。生在城里的人父母有月收入,小孩子从小受教育,见惯了各种最新的潮流,适应社会发展产生的新事物。生在农村的人,孩子从小要帮家里干活,上学要走很远,家里没钱还供不上。农村的基础设施差,没有电影院没有超市没有图书馆。在这样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较。导致这种人生差别的不是他们自己的能力,而是降生的那一刹那落在哪个区域。如果落在农村,你只能种地,没有社保,不分房子,出门没马路,看电影要去镇上,民办教师教学。但如果落在城市里,你就随着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成长吧,各种设施有保障,服务的人员素质水平高,无论是见世面或者是受教育,其程度和档次与农村不可同日而语。这是社会制度,经济政策,地域条件和个体差异共同塑造的命运差别。假如你是个女的,出生时又落在印度的贫民窟,那命运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相同社会环境中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特征都很相似,他们有相似的思想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眼界,有相似的对社会的理解认识和追求。比如朝鲜人之间的思想认识境界是相似的,韩国人之间的思想认识境界是相似的,但在没有分裂之前两国人的思想认识境界没有现在这样巨大的差异。造成社会人的社会表现特征差异的是他成长的社会环境,因此改变人要从教育和改变社会环境开始。人不能决定降生到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但可以在降生后改变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将原本不合理的社会环境改造为人人都向往的理想之地,这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本质。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这种社会身份地位权利安排的现状,有其历史背景,也有对社会学认识程度的原因,还有国情现实状况导致的原因等等。因此,不能意识到中国当前社会权利仍然存在不平等就接受不了,就开始愤青,就责难政府痛恨社会。社会制度在最初制定时一定有其历史局限性,要使社会制度跟上社会的发展就要敢于革新。要真正实现革新不是单单靠政府转变思路,还要靠所有社会成员提高认识,要靠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美国是全球民主法制建设最发达的国家了吧,但美国黑人争取权利的道路与美国的历史一样长。尽管美国宪法规定人权平等,但美国社会完全接受黑人总统也是最近几天的事。而且,直到现在,很多美国人仍然持有种族歧视观念。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以前国家太穷,只好采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式,先发展沿海城市。于是城市比农村就得到了更多的投入和制度上的倾斜,城市也因此取得了更快的发展。现在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到了该将重点转向三农问题的时候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就蕴藏在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程度中,就体现为解决三农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从历届政府对待三农问题的方式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政府怎样理解和看待这一问题。中国有75%的人口在农村,三农缺少发展,中国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只有转变对三农问题的思想认识,从公民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才能找到三农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14 23:18:00
为什么没有人关心“三农问题”啊?关心中国经济,关心中国土地,关心中国教育,我觉得这是中国三个很重要的三个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08:16:00
以下是引用玉魁在2009-4-14 23:18:00的发言:
为什么没有人关心“三农问题”啊?关心中国经济,关心中国土地,关心中国教育,我觉得这是中国三个很重要的三个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今年人大招了一批 农业推广硕士 希望能给其他学校研究服务农村 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0:33:00
听说,有不少的农民已经把地卖给当地得政府了,没有地,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的吃饭问题!!近几年气候变化无常,土地被占用,耕地越来越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吃饭,早晚成一个大问题,就看在什么时候凸显出来了。希望是早点凸显,那还有补救的可能,不然,代价就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0:39:00

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年后才能见到成效。对于频繁调动的官员来说,要出政绩就不能搞这块,占用时间不说,更占用资金,油水还没有多少,可能给他人做嫁衣,这个不能得到改良,只能是上头一头热,地方政府应付了事,于事无补,政策的不连贯性还会导致农民的积极性降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5 11:33:00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但是现在不知道中国的土地现实状况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耕地减少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大家不必担心,这是一个有人担心的问题,

   我关心的是,土地的归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