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br/><br/></strong>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理论,不管是自然学科理论还是社会学科理论,都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一个理论一旦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漂亮,多么完美,都是错误的,荒谬的。这就要求搞理论研究的人在研究理论时,一定要上下前后左右多看看,多想想,防止有矛盾出现。可是,实际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在精心编造理论时只顾眼前不顾其它地方,这就造成他们的理论常常碰到矛盾的难题无法解决。理,是人们要信仰的,要遵守的,它天然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人只能寻找它,不能编造它,牛顿定律就是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是被牛顿发现的,不是牛顿编造的。天然存在的理,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天然存在的理,关键就是看人能不能发现它,能不能找准它。凡是天然存在的理,就绝对不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就不会遇到矛盾的难题。而编造的理不是天然存在的理,就不是真理,就会遇到矛盾的难题。可是实际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某种需要而编造理论,让人们信仰它,遵守它,而他们编造的理论很难恰好和天然存在的理论一致,也就必然会遇到与他们编造的理论相矛盾的难题,无法用他们编造的理论解决,弄得很尴尬。自然学科里为了某种需要编造理论的例子不多,可是社会学科里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现举几个例子。 <p></p><p>现在,资本家成了香馒头了,社会学科理论家们从多种角度,用多种理论证明资本家是最有才干的,最有贡献的,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还给他们改名称他们企业家(对资本家是好是坏,本人不做评论,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让大家看看有些理论是怎么碰到矛盾难题的,理论家们又是如何设法解决的)。资本家一不可缺,那么地主当然也就不可缺,可是现在没有地主怎么办?于是有人就想搞人造地主出来,要把土地归为少数人所有,让其他农民为他们打工。他们的这些理论对资本家、地主的评价那么高,好象本身并没有矛盾,很完美,可是还是碰到了矛盾——怎么评价解放前的资本家和地主?小理论研究者在研究理论时,都是在那里美滋滋的精心编造,都是只顾眼前,不顾上下前后左右,不注意自己编造的理论有没有矛盾的地方。可是大理论研究者就不大一样,有些大理论研究者有时候会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理论出现矛盾了,遇到难题了,就要想办法解决。怎么解决?一是掩盖难题,二是修改现象,三是修改理论。现在,这些理论遇到难题了——要说以前的资本家和地主不好,那就不能说现在的资本家地主好;要说现在的资本家好,就不能说以前的资本家地主不好。这个难题怎么解决?修改理论是不行的,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崇高评价不能变。既然这个不行,那就要用前两个办法。所谓修改现象,就是给以前的资本家、地主平反昭雪。要说修改现象,这可是社会学科中的绝招。为什么说搞社会学科研究比搞自然学科研究容易,容易混出名堂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现象可以修改。搞社会学科研究的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需求而修改社会现象,需要它是黑的就可以说它是黑的,需要它是白的就可以说它是白的,可以完全由人说了算,而自然现象就不能修改,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自然学科理论必须能适应复杂的现象,而社会学科理论只要修改复杂的现象以适应自己就行了,所以容易得多。虽然社会现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任意修改,但是现在的火候还不怎么够,试了几次都不行,那就只能先用第一个办法,于是就闭口不提以前资本家和地主的事,并把《包身工》《半夜鸡叫》等都删去,让人们都看不到。</p><p>孔子创造了一套完美的忠孝理论,他认为忠孝是天然的,臣不能违背君,不管君多么暴虐,臣都不能违背;他又极口称赞周文王、周武王,认为他们两个是最符合他的理论要求的,是最贤能的。他这个理论看起来很完美,可是也碰到了一个致命的难题——怎么评价武王伐纣?孔子是怎么解决这个致命难题的?就是掩盖,从不提这个事。他恨不得这样想:当初如果武王不伐纣该多么好。如果有人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他要么顾左右而言它,支吾过去;要么责备人家:“你这个小子怎么提出这个奇怪的问题,不可教!不可教!”虽然说社会现象可以任意修改,但是这里也不能修改,说武王罚纣对也不行,错也不行,两难。不能修改现象,能不能修改理论呢?如果他把理论修改成“当君暴虐时臣就可以伐君”不就很好了吗?不行,因为这个口子一开,所有的君都可能被加上暴虐的罪名而受讨伐,不管是好君坏君都免不了。比方说自由言论就要求不管什么言论,不管看起来多么坏的言论都不能封;不管说多么坏的话的人都不能抓不能杀,因为这个口子一开,所有的言论都可能被封,所有说话的人都可能被抓被杀。孔子非常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能修改他的理论,只能用前两个办法解决。</p><p>历来的帝王都把制造群体性事件的老百姓污蔑为暴匪、恶魔,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污蔑?就是为了利于打击。士兵、捕快大多都是老百姓的子弟,帝王要是告诉士兵、捕快们:“那些老百姓都是不能生活才那么做的,你们都是老百姓的子弟,你们要打击他们”,这样士兵、捕快们能卖力吗?只有把那些老百姓污蔑为暴匪,为恶魔,并说打击他们就是为国立功,为民除害,这才叫出师有名,士兵捕快们才会卖力。可是,帝王们一把那些老百姓污蔑为匪,就碰到难题了——如何评价自己的老祖宗?他们只能且顾眼前,不提自己老祖宗的事。这时,现象也不能修改,说他们的老祖宗对也不行,错也不行,也是两难;这时,理论也不能修改,一修改理论就出师无名,所以就只能闭口不提自己老祖宗的事。</p><p>仅举几个例子,聊博大家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