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600 22
2005-09-15

我们可以注意到当前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创业初期,可以说制度建设上相当不完善,但是这却没有阻止他们的快速发展,按照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并促使其交易成本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于制度的瓶颈,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断看到这样的新闻或者事例,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却利用权力与金钱的交易。或者利用权力寻租,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同样使得企业仍然在向前发展,亦即,在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依然得到良好的发展,比如中国一些发展到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其发展方向大多是企业主向政治靠拢,这是否说明在当前中国特定转轨时期,制度经济学还有其不适合之处?

向各位达人求不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15 18:18:00
经济学可以将权力纳入分析范围,但是渗入政治过程的经济分析通常被证明不那么纯粹,而且逻辑可能不够彻底。学者们都在关注和改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5 18:50:00

1、企业制度是多重规定性的统一,制度环境也是影响企业制度的决定性变量。显然,楼主在谈及企业制度的时候,没有把制度环境的因素直接纳入考虑的范围。

2、从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代表的角度来看,政府等其它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虽然只是企业的潜在利益相关者,但在特定的制度环境条件下,也有可能浮出水面成为企业的真实利益相关者。这仍然是制度环境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主向政府和政治考虑的现象。

3、上述现象自古即有:在中国历史上,韦伯意义上的“政治资本主义”往往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而“企业资本主义”则难以生存,即使有所成就也无法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史实表明,在中国,商人和企业家如果得不到官方支持就无法兴旺发达,即使发了财的人,也宁将财富用于购置地产和兴办教育,而不投资发展早期产业。

4、归根结底,一方面,企业制度作为“内部规则”受到外部规则的异化;另一方面,企业又在特定的外部规则下通过一种异化了方式不断发展。这带来的后果是,(1)企业制度始终难以真正成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屡建屡误,甚至可以说我国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个提法本身即是一种理念上的错误;(2)经济发展或者GDP数字里面包括太多的类似交易成本的水分,比如,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必须在7%以上,若低于这个数字事实上经济只是在原地踏步;

5、问题的根源在于,从理论上,西方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本身缺少一个关于制度环境的维度,这在自然成长型市场经济的西方顺理成章 ;这在异质性的制度环境中就必然不再适用。。。。。。

6、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先略作说明,有时间再详细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5 18:50:00
但是为什么在发展初期,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是很少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的,这点从银行贷款难就可以反映出来,于是转向民间资本,甚至是地下资本,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唯一靠的就是自己了,但是自己的制度建设有十分落后,管理基本是家族式的管理,靠的是权威+专制(我以前工作的基本公司都是这样),按照现代企业理论,这样的企业可以说存在致命的制度缺陷,但这样的公司为什么偏偏能在初期反而得到快速发展呢?当然,中国也有很多企业后期垮了,比如蓝田等,这是后期制度瓶颈已经开始作用了 ,但不明白的是初期靠的是什么快速发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5 18:52:00
肚子里面货太少了,看到大家的回复感叹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多读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5 20:06:00
3楼的“西方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本身缺少一个关于制度环境的维度”命中了问题的要害(给定制度环境的制度安排理论)。个人认为制度经济学在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关系的分析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或威廉姆森意义上的治理结构)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对于转型国家企业行为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个人也想在这方面作些探索,首先从理论上进行一些完善,希望大家交流些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