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鞋及纺织服装出口现回暖迹象
据统计,09年3月份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环比增长80.72%,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环比增长84.62%,鞋类出口额则环比增长49.32%,均大幅反弹。
国信证券报告指出,国家率先出台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意向的系列政策,包括自08年连续四次上调行业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导向和人民币汇率的平稳,改善了行业运行的宏观环境,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政策和宏观风险,行业出口如期回暖。美国终端服装零售消费也将逐渐企稳。
二.中国部分企业认为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纺织业或将复苏
大约有50%的企业家认为,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纺织业应该有复苏的迹象,但大家公认,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有学者分析,中国纺织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应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以应对金融危机。
在近一段时间,分别对浙江、江苏和山东的一些纺织企业进行了调查,大家一致认为,09年上半年是纺织业最困难的日子。在采访中,大约有50%的企业家认为,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应该有复苏的迹象;大约有30%的企业家认为2010年下半年应该有所复苏;还有约10%的人认为,2011年上半年行业应该有所好转;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要到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见到曙光。在调查中,没有一位企业家把行业复苏的时间定在2012年以后,但大家公认,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
许多学者认为:面临的是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国家在去年底前短短3个月之内,密集出台了大手笔的经济振兴计划,一方面说明国家有充分的实力去缓解经济硬着陆,另一方面也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根据这位学者的分析,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国际经济界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两三年时间,欧洲、日本的经济复苏则要根据美国经济的情况而定。我国纺织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这正是行业结构调整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现在纺织企业都在积极想办法从美国、欧洲以外的市场争取订单,可新兴国家市场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蔓延的目标,危机影响还将继续。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纺织中小企业正在经历困难时期,当前对企业压力最大的是资金紧缺问题。为此,国务院08年提出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30条建议,银行方面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措施,而且《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强调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具体落实到企业,还需一个过程。
三.福建纺织企业增加6亿元退税
“出口退税率连续上调,对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企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昆这样说。据福建省国税局初步测算,福建全省纺织、服装等企业今年将从退税率提高中多获得出口退税、免抵退税超过6亿元。
为鼓励外贸出口,去年8月以来,国家连续六次调高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已从11%提高到目前的16%。据了解,退税率多次上调对福州出口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出口企业退税款大幅增加了。”陈昆说。据他介绍,出口退税率平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他们公司就可以增加200万元左右退税。
伴随着出口退税率上调,税务部门也改革了退税模式,简化了审批手续,退税速度大大加快。原来退税审核、审批时间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只要5天~8天。福建财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训财说,原来3个月退税,相当于企业要为此付出54万元的银行利息,而现在一个月能拿到两次退税,只要支付利息8.2万元。
国家连续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不仅给企业发出了国家大力扶持、鼓励出口的强烈信号,带给出口企业实实在在的退税实惠,还极大地坚定了企业出口的信心。周训财说,以前企业担心拿不到退税款,现在退税不仅能拿到手,而且速度更快了,企业的信心更足了。财茂集团去年因金融危机影响曾裁了一批人,春节后又招了1000多名职工,目前企业的生产线100%开工生产。
四.海外市场需求萎缩 河南纺织出口首次下滑
据郑州海关提供的数据,今年2月份,河南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值为703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7%。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反映了河南纺织行业出口的严峻形势。
郑州一家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说:“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海外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
据了解,河南纺织业出口排名前5位的商品主要包括家用纺织品、棉机织物、合成纤维、男装、女装。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产品可替代性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如牛仔裤,有的只卖十几元人民币,在国外被作为工装,自主品牌很少。此外,服装大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加工贸易方式未得到充分利用;出口服装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出口地区过于集中,主要集中于欧盟和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河南服装十大出口创汇企业”之一的新乡市红叶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向艳娟认为,尽管国家多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但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要克服出口地区过分集中和过分依赖中间商的被动局面,直接同外商签订合同、报关出口,开展委托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