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经理人应该将时间投资在最重要的管理层面上,而不是养一大堆别人的猴子。身为经理人,如果你能让员工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他们就能真正地管理自己的工作,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工作,让整个单位持续良好的运作。
翁肯提出的猴子管理法则,目的在于帮助经理人确定已由适当人选在适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当然,这个法则只能运用在有生存价值的猴子身上,不该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他杀了吧!
法则一:说明除非下一个步骤已经明确界定,否则经理人和员工都不能离开。严守这项法则可以获得三种好处:
第一,如果员工知道要提出适当的下一步骤才能结束谈话,他就会在事前做更缜密的规划。
第二,它可以促使员工采取行动。
第三,对猴子做描述,把下一步骤说清楚,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让他们跨出最具关键性的一步。
法则二:所有经理人和员工的对谈,要到每一只猴子都分配给一个人拥有之后才能结束。至于哪一只猴子该归谁管,原则上尽可能把猴子交给能照顾到的福利的最低阶层人员去照料,因为部属总共可以投入的时间精力比高阶经理人来得多,而且经验也告诉我们,部属往往比我们所想的还要能干。把猴子送错主人,有时候是经理人自己内心的需求,想要避开管理所带来的挑战,或是以为唯有自己才做得来,有时候却是组织政策使然。这时候要替猴子找到适当的主人,就必须技巧与自制力兼施,尤其是自制力最为重要。要求部属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可能会遭遇部属反抗,这与为猴子找到适合主人的实务,变得有些相抵触,因为经理人会发现,有时候把猴子接过来,要比让猴子靠在适当主人背上要来得容易。但是请记住:要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唯一的方法是给予他们责任。
法则三:保险单在把每一只猴子放出去面对组织丛林之前,先为它们保个险。此一法则提供一系统性的方法,用以平衡员工所需的处理猴子的自由空间,与经理人对结果所负的责任。赋予员工权限和自由,经理人和员工可以互蒙其利。
经理人能自由裁量时间,花在监督员工的时间及精力减少;员工也可以享受到自我管理的好处,有更高的满足感、更高昂的士气。但员工拥有自由空间时,就不免会犯错,这时候猴子的保险就要派上用场,保证他们犯的错是组织所能承担得起的。
猴子保单有两个层次。第一是给予建议,然后行动。当员工犯下承担不起的错误的可能性相当高时,希望有机会否决他们的行动计划,这是一种保护措施,但却得牺牲经理人的时间及员工的自由空间。第二是行动,然后给予建议。确信员工可以自行完善料理猴子,先行动后再来报告,这让员工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也省下经理人的监督时间,但风险也较大。至于该选择哪一份保单,则视情况而定,而双方都可以行使选择权。
法则四:照料与检查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猴子的健康,因此必须定期为它们做检查,维持它们的身体健康。检查猴子的目的有二:一是发现员工正在做正确的事,进而称赞他们;二是发掘问题,并在问题形成危机之前采取校正行动。
猴子生病,不是由于缺乏照料、营养不良,就是因为照料不当。有时候员工不想让经理人知道猴子生病了,因为他们大都想自行解决问题,经理人应该与员工建立默契,要他们尽力照顾病猴子,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就必须把猴子交给经理人检查。相对的,如果经理人发现猴子生病,就应该把下一次检查的时间提早到猴子身体状况所能允许的时间。
这里的检查着重在猴子的情况,而非员工本身,因此检查让经理人有机会发现员工正确地在进行某事、查明及纠正问题、指导员工、降低自己的焦虑,之后,就由员工自己去求表现了。翁肯的理论让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人,就必须教他们如何捕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无法帮他们解决问题,这只是为别人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假如你是中层,请记住:
高层的战略意图需要你去领悟,然后再传递给一线的基层,你在执行中是重要的桥梁和执行者。
只要你学会猴子管理法,就可以让你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学会承担责任,完成任务。
你下属的工作状态有五种:
1、等着被叫去做
2、问应该做什么
3、提出建议,等着回答再做
4、采取行动,边做边汇报
5、主动行动,然后按程序汇报
如果你下属的状态不是第五种,那我建议你继续看下去!
案例:
1、一个反常的现象?
2、为什么下属总有那么大的动力来请示经理?
3、大部分经理如何对待这个现象?
4、为什么猴子出来又回来?
5、背下属猴子的危害
6、回答的原则
翁肯的理论让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人,就必须教他们如何补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无法帮他们解决问题,这只是为别人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责任是一只猴子,每个人的本性中始终在重复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回避风险。
第一,始终让猴子在下属的肩上
第二,让员工照顾好自己的猴子
第三,千万不要忘了猴子是从哪儿来的
第四,让下属把猴子当自己的养
第五,不要让猴子累死
第六,猴子也需要快乐
第七,检查与指导能让猴子进化基层执行力猴子管理法:责任使人进步
上下级之间保证执行的要点
★ 每个人的本性中始终在重复着一个永恒的主题:回避风险。
★ 所有的执行在管理层面上都可以总结为一点:责权利的对等。
★ 为什么当领导的总是没时间,而下属总是没工作?原因就在于猴子都从下属身上,跳到了经理的肩上。
【责任是一只猴子】
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里面始终都在重复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回避风险”。所有的执行在管理层面都可以归结成为一句话,叫做“责权利的对等”。我认为,这个原则是管理人员或者中层管理人员做管理的最基本要领。
之所以是最基本的要领,是因为我们每一天其实都处于“回避风险,逃避责任”的阴谋之中。为什么用“阴谋”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中了招,累得要死还自鸣得意。
闭上眼想想吧,我们是不是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每天,当你推开公司大门时,经常会有员工迎面上来问你:经理,您昨天布置我们做的事,我们现在出了点问题,你看这个事情怎么解决?
在通常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回答?比较常用的回答方式是两种:一种是:“我想一想,一会儿我再告诉你”。另外一种是,你就直接跟他讲,这件事应当如何如何处理。
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大量这类事,但你想过没有,这是一场不知不觉的“阴谋”,这场阴谋的名字就叫“逃避责任”或“回避风险”。
在你进公司大门之前,你一定计划好了今天要做这样,或者做那样的事,你一天八小时应当足以完成这些事,但事实上你会发现,只要我们一当上经理或者管理人员,你就发现你的时间完全不够用。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做经理的总是累得要死,总是发现没时间,可做下属的却总是没事干呢? 原因是我们常常陷入下属“逃避责任”或“回避风险”阴谋当中。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们把责任比喻成一只猴子,在你进办公室之前,所有应当完成的工作都应当布置好的,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责任,但是在下属请示你之后,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猴子跳到了你的身上。比如下属请示了你的时候,如果你的回答是第二种:我想一想一会再告诉你。那么半小时后,你会发现这个下属就站在你的门口,敲你的门:“领导,这个问题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注意,本来这个问题是需要他解决的,是应当你去检查他完成得怎么样了,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是他来问你,你考虑得怎么样了?!第二种情况下又如何呢?你当时的回答是这事应当如何如何做,几天之后你过去检查结果,发现出了问题,于是你很不高兴地问:“这个事情你怎么做成这个样子了?”员工也会很快回答你:“那不是你告诉我这样去做的吗?”
在这种情况下,是你领导他,还是他领导你呢?或者说是你管理他,还是他管理你呢?所有这些,只是发生在下属请示你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经过分析现在你明白了:责任是一只猴子,如果你不懂如何回答下属的请示,一转眼之间,就会跳到你的身上。然后,你就不再有上下班时间,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假日。
一旦所有下属的猴子跳到了你的身上,你就要加班加点工作,累得要死。可悲的是,你还沉浸在一种虚荣之中:下属凡事请示我,说明我在他们心中重要,说明他们尊敬我呀!现在你明白了吧,这是一场阴谋!为什么那么多下属喜欢凡事都请示你?因为那是一种“回避风险,逃避责任”最好办法。
可问题是,我们不可能在下属请示我们问题的时候不回答呀?怎么办? 猴子管理法,就是解决这类矛盾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