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chizhou 发表于 2016-2-23 17:08 
放松信贷政策,只是让银行现有的货币投入到市场中,那央行新产生的货币如何给商业银行?
央行发行货币,一部分用于置换等量的磨损的旧币,另一部分进入流通领域。央行需要增发货币,因为现有的货币已经不够用了。 这时,央行会购买银行A手中的国债(或者其他票据)。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在增发货币。A把卖国债得来的钱借给你,于是就拿到了央行新增发的货币。
总结一下就是:央行多发行的货币给了对货币有新增需求的人,这包括企业和个人,比如企业要新进投资,个人要新进消费或者投资等等。
通过的途径就是:央行--商业银行--需要这些新增货币的企业或个人注意:
1、货币并不会“主动”增发到任何人手里,实际上是,需要钱的人向银行提出自己的新增需求,货币然后再增发的。
2、市场上的通货不可能保持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一直在增长。
3、由央行向社会投放的货币就是基础货币。
4、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外汇占款、央票到期、债券回购等。
5、从宏观讲,货币信贷政策是影响社会货币总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具体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回收央票等)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
(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
(4)财政部发行通货;
(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
(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7)ZF持有的通货;
(8)ZF存款;
(9)外国存款;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
(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