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88 0
2016-02-24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爱问微信号jgasker好文共享与推荐,实时答疑服务,欢迎关注



【PersonUnknown的回答(78票)】:


我由于学的是数学,所以最早入行算quant,后来转行到私募和投行,再后来在哈佛大学纽约校友会里遇见现在的老板,一个老虎系基金经理,当时我在聊天扯淡,他过来坐我旁边,我就顺手给他倒了一杯Grey Goose还瞎倒了一些tonic什么的,恩,我学过调酒。然后就跟妹子搭讪去了,后来认识了,后来想要更好的生活(投行工作时间太久了),在我想跳到买方的时候他给了我机会。


个人觉得硬能力是必须,是必备的,因为对冲基金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L,我们是看这个给bonus和展示价值的;至于学历,是他们觉得你是不是一类人的标准。当时和淡马锡的人聊,他们说全球就去几所学校(MBA级别的位置)


但至于怎么混,就看个人性格了……说起来挺不要脸的,似乎大家都比较喜欢我哈哈,房东看我晚回来天天给我在门口放夜宵,同事手把手教我,性格讨喜吧


唯一证明智商的是你的学位和GPA,我GPA是4.0/4.0


btw,为什么会觉得性格是技能……为了一个工作连性格也要靠锻炼强行改变的话那多无趣啊。如果无趣,对这行不热爱,过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崩溃的


每个人都有优势,我觉得一个误区是有些朋友觉得做事就像高考,要考出CFA,要读MBA;做事也要规矩,做了quant就要去quant。可是我的性格就是乐天爱聊天啊,后来转到私募觉得观察成长行业很有意思,去投行是经常可以目标公司的management啊CEO聊天知道行业知识,去买方还能世界到处飞考察目标企业,特别喜欢。中途由于发现公关公司美女多还去了奥美干了半年(读书时候),后来发现这些都是积累。金融行业压力那么大,你整天苦着一张脸做不喜欢的事,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的


至于什么是喜欢,你会上厕所无聊了看Wall Street Journal解闷,坐地铁时看研报,买药时观察它在货架上的生产日期猜测流通速度和存货吗?如果你会不自觉的去做,那你就也许真的喜欢这行


唉,每次认真回答都会被人身攻击,无奈哎?不能插入GIF格式动图吗?这个猫应该是会哭的啊


【邱小胖的回答(26票)】:


我在英国的投行和对冲基金都干过,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小见解:


先说投行,这得看哪个部门了。从智商的角度来讲,无疑是操盘手(trader)和量化分析师(quant)。这两个职位都要求极强的数学能力,而量化分析师往往是获得自然科学或者工程学博士的牛人,智商高是毋庸置疑的。按智商排下来的话应该轮到技术部门,这群人通常毕业于名牌大学,拥有计算机或相关的学位。当然,余下部门的人同样很聪明很优秀,而他们会在软技能(如沟通能力)上比上述两三种职员更高一等。


金融业的职场上有句老话,进四大的人总想着有天进投行,进投行的人总想着有天进对冲基金。进(像样的)对冲基金会比进投行难不少。对冲基金里的人有不少拥有理工科的博士学位,也有很多来自有名的IT公司,如Google。在那里遇到聪明的人的机率会比在投行里高好几倍。


说到优秀,我并不觉得能在投行或者对从基金干的人就有多么的优秀。优秀是多方面的,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就必定给你关上一扇。我遇过不少quant,虽然在智商上无人能比,但却和社会脱节,说话缺少common sense,说白了,就是情商低。


还是那句,这些只是我一些个人见解。


【王亞暉的回答(7票)】:


美国最聪明的人基本都在三个地方,一是大学和研究机构里,二是Google这种技术公司的核心部门里,三是投行的quant里。


【FantasticCathy的回答(1票)】:


泻药哈


想了挺久,这个问题挺难答的,怎么写都得罪一群人


首先,先讲讲"聪明""优秀"的定义是什么。


第一,我觉得聪明、精明、智慧是不一样的。聪明和聪明也不一样,所谓的book smart, street smart。这话写着挺绕,希望大家能明白我想表达什么。。。精明是聪明+审时度势和趋利避害的能力,智慧就是一个更高的层次,蛋定而有远见,普通人做不到,做得到的人又可能因为迥异于常人而被视为怪人。


所以,我想,题主讲的聪明,应该是我所说的聪明和精明。


第二,优秀对于我来讲首先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词语,其次代表了聪明、精明之外的一些好的品质。一个人是否优秀,我觉得不仅仅在于他是不是职业发展很好或者学业很好,更在于能否持续的干什么成什么,就是多次的表现出聪明、精明并获得好的结果。要做到这点,光有聪明或者精明还不行,还得有很多内在的特质,比如特别Driven,有自制力,有目标有执行力,这样才能把天生的聪明和在聪明基础上可以习得的精明转化为成果


好了,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有多聪明多优秀呢?


我在投行工作,也认识很多对冲基金的人。


我觉得投行和对冲基金无疑有很多聪明人,不一定精明,也不一定优秀,但是依然,在投行 和对冲基金你遇到聪明、精明、优秀的人的概率很非常高。原因是:


第一,教育履历的门槛高。不是说好学校出来一定好,但是好的几率比较大。


第二,复杂而冗长的面试又筛掉一大群人,至少那些一眼看上去就特别二的人没有了


第三,工作辛苦,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头几年的工作又把那些不适应或者不屑于这个行业的人筛出去了。能够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必然是有内在驱动力,有自制力,有目标有执行力的人


所以,结果就是,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聪明又优秀的几率很大。这是一个残酷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题主!


不知道怎么去量化这个聪明和优秀的程度,举个栗子吧,我觉得和聪明人一起工作的好处是,我说什么笑话都有人懂,不会有我说了一个我觉得特别明显的笑话,对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情况;其他事情也是,不需要说太明白,大家都懂了。和优秀的人共事呢,我觉得收货最大的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态度


好像有点写玄了,而且跑题了,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MirandaLing的回答(0票)】:


额,比较了解国内的job market,来说说国内的情况吧。


国内的投行(或者说券商)跟外行在薪水上的差距非常巨大,尤其是近年,小券商已经到了analyst一个月六七千的四大水平……薪水跟不上,自然招人逼格也不高,小城市券商营业部里招的人基本上都是学历也就是那样,做的工作要说多有技术含量那是称不上的。


北上广券商总部的话逼格稍高,基本上985211可以一投,但是这两年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且不管学啥的都抱着成为高帅富迎娶白富美的梦想要往金融挤(何苦呢……这年头IT才是温拿……),所以一般来说大券商如中信招应届基本上还是在有数的几所北京高校以及海归里面挑。


至于在国内的外资投行……那逼格是最高的,前年JP Morgan在北京搞pre-talk,talk的申请是在互联网上公开的,谁都可以投,结果当晚我环顾了一下,一半是我同班同学,另一半是隔壁来的,唯一一个不是清华北大的小哥是人大的……


至于国内的对冲基金,有人可能觉得国内没有对冲基金,事实上是有的,它们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儿而已……参与commodity和利率市场的有很多私募,虽然它们的quant力量比不上华尔街的同行,但是策略手法其实差不太多。据我所知这些fund通常比较低调,他们基本上不进行公开的校园招聘,一般都是通过内推,或者直接找experienced guys。


以及今年多个美金融结构因为雇佣中国高官子女受到调查,一向被带路党推崇无歧视不看关系的美帝都如此,也不用指望国内有多干净,券商投行里vip什么的挺多的。但是金融么,归根结底本身就是靠关系的生意,这也非常正常。


-----------------------------


当然不能说学历越高越聪明/优秀,算是个proxy吧。虽然我不太喜欢很多金融从业者的浮躁,但是不得不承认,至少跟他们交流个什么事儿,要比跟实业里的某些客户交流起来容易得多……


【聂小小的回答(2票)】:


在天朝,投行里人脉比智商重要,基金里内幕比智商重要。


其他的真正招进来干活的,跟国内那两所名校里的中上等智商差不多吧。


博士头衔也说明不了什么,尤其是国内的,国内只有名校里的本科生还能有一点智商上的区分度,其他的,也就彼此彼此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kyNTc4Ng==&mid=214842864&idx=2&sn=a41ef84a86034ea5557739e0fd3c7506&scene=4#wechat_redirect

本文选编自知乎论坛,知乎提问精选。

后导图.webp.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